【#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心理】判别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判别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
。然而,困难很大,并不等于没有办法。心理学家指出,对人的心理的了解甚至测量,可以通过观察人的行为来进行。因为,人的行为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各种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滑动与之相对应。透过人的行为这个窗口,就可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情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偏离正常情况和偏离程度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康程度。在心理学中,偏离正常行为的行为被称为问题行为。心理学家通常通过问题行为的数量和严重程度来衡量和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当然,这需要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然而,在家庭条件下,父母也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出简单的判断。
1.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该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的一般的、典型的行为特征。一般来说,在某一年龄阶段常见的、而且属于正常的行为,如果到了另一年龄阶段依旧存在,孩子的心理可能就有问题了。例如,2岁左右的孩子爱发脾气,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如果到了6、7岁,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经常发脾气,那就是问题行为了,反映出心理健康欠佳。又如,大部分学前儿童都比较怕动物和陌生人,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还害怕动物(包括一些惹人喜爱的小白兔、小猫等)和陌生人,则是情绪障碍的表现。
2.问题行为的频率。儿童偶尔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这不能被视为心理问题。如果一个孩子的问题行为经常发生,家长就要注意它,考虑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并及时请教专业人士。例如,大多数孩子有一种或两种恐惧,比如黑暗和噪音。这种恐惧不需要特别的帮助,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会消失。然而,如果一个孩子有多重恐惧,非常胆小,甚至不能单独接触社会,这种表现是不正常的。再比如说,小学的孩子一个月可能会发一次或几次脾气,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孩子们每天发脾气,他们应该找出原因,及时给予帮助和教育。
3.问题行为表现的严重性。每个孩子几乎都有一些偏离正常行为的现象,问题轻微的,不能说明孩子的心理有问题,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很可能心理健康状况有问题。比如,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受到家长的百般爱护,对于上 小孩
园,一般的孩子在心理上都会有一些困难。多数孩子经过父母或老师的诱导和帮助,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但是,也有少数儿童害怕上幼儿园达到了恐怖的程度,一说起上幼儿园,他们的脸部表情呆板或惊恐,出现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出汗、面色苍白、呕吐、腹泻等各种躯体症状。这种行为就属于异常,达到了心理障碍的程度,即患有“恐怖症”。
4.问题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儿童的行为似乎异常,但仔细观察和分析表明,这是对异常环境的正常行为反应。例如,孩子的对抗行为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要求,到处唠叨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和打架,可能是模仿父母频繁争吵或殴打和责骂孩子的结果。还有一些青少年偷窃和逃学,这与家庭不和、父母对孩子的冷漠或老师的歧视态度有关,因为这些孩子可以从他们的“伴侣”那里得到家庭或老师无法给予的感受和温暖。儿童的这种行为并不表明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任何障碍,而是反映了异常环境对儿童心理的不利影响。改变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是改变环境和教育方法。
所以,判别儿童心理是否健康,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鉴定。切忌孤立地看到某种行为就随便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心理健康、那个孩子心理不健康,以防错误的看法给孩子和家长造成心理负担,把本来健康的心理搞得反而不健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D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