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中国学界泰斗于光远

2023-05-22 10:3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沉痛悼念中国学界泰斗于光远》,欢迎阅读!
于光远,泰斗,沉痛,学界,悼念
沉痛悼念中国学界泰斗于光远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经济 2013年第10



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于光远先生于2013926日凌晨3点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8岁。

于光远191575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和近代科学技术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1932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1934年转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三年级。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蹂躏,于光远放弃了成为一个大物理学家的梦想,参加了1935年底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继而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投身到抗日救亡的事业中,1937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开始了社会科学研究

作为一位资深学者,于光远在社会科学领域已经探索半个多世纪了。从早年感应时代的召唤,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除了文革几年下放干校劳动外,他一直活跃在思想理论战线上。

于光远不仅仅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学者,许多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都是由他率先或较早提出的;他还是一个长于行动的学者,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决策。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于光远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著名的会议及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而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那篇后来被认为是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著名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的手写提纲就一直保存在于光远那儿。

1981年起,他又利用参与讨论中央文件的机会,多次主张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写入中央文件。他的意见,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说,于光远是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

上世纪50年代,于光远曾较长时间在中宣部工作,担任中宣部科学处处长,1977-1982年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所所长。他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荣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还担任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授、名誉会长或顾问。他也是1955年评出的中国科学哲学学部委员(现称院士),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他率先或较早提出的。

于光远不仅重视将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已阐明的原理运用于现代经济生活,而且十分重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改革实践的经济理论发展。

1983年,在首都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他提出了要“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在理论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78年访问南斯拉夫以后,他开始比较系统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应与被看作是继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又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伟大变革,中国当前所进行的这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跨世纪的任务。

他并强调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关于改革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应当把商品生产问题放在首位。这是因为,发展商品生产各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商品生产社会主义阶段中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他在改革的实践中,不仅注意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注意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而且十分注意改革所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改革和经营的关系,就是他提出来并反复强调以其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他指出,改革应当为经营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因为经济效益只能通过经营来取得。搞好经营不仅对于巩固改革成果十分重要,而且积极从事经营能使人们有更强的改革要求。他的这一思想,为后来实行承包制改革以完善经营机制的改革措施在理论上作了准备。

他还比较早地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著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1988)一书。此书被经济学家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的十本经济学著作”之一。

1995年,于光远又提出了著名的“三个30年”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可分为“三30年”。第一个30年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8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这是从思想发动经过三次革命战争取得全国胜利的30年;第二个30年是从1949年全国解放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我们取得政权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曲折前进的30年,在这30年后期,我们觉悟到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开始了又一新的伟大革命;从

1979年起,中国进入第三个30年,在这个30年末,即2008年,中国经济改革可以基本完成,并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D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