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对战争的影响

2023-01-17 09:4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水文对战争的影响》,欢迎阅读!
水文,战争,影响
水文对战争的影响



摘要:

水文会直接影响舰船的航向、航速,甚至破坏海港码头、水下工程和海岸防护工程,影响雷达的使用、水上飞机和舰载机的起降、水雷布放、扫雷、海上补给、舰载武器使用和海上救生打捞等。掌握潮汐发生的时间和高低潮时的水深是保障舰船航行安全,进出港口、通过狭窄水道及在浅水区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军港码头、水上机场,进行海道测量、布雷扫雷、救生打捞,构筑海岸防御工事,组织登陆、抗登陆作战和水下工程建设等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登陆作战中,乘涨潮顺流而入,有利于部队登陆;逆流而行,会降低舰船速度,延长时间,增加登陆困难。潮流大的海区不宜布雷、施放水下障碍物和舰艇抛锚待机。

关键词:水文 ;潮流;海洋;气象



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其中海洋水占地球水储量的96.5%,海军航行和作战中利用洋流加速航行,利用潮汐登陆作战是常规作法。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库分布也很广泛,对军事行动影响也很大。在战争中,水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和粮食一样,是保障部队战斗力和生存力的重要物质。二是河流往往因其障碍作用而成为战区的自然分界线,而其通航作用及其干支流上水库的危害作用往往成为攻方的的首选通道与目标。三是海军各兵种的作战行动,需要提供活动海区的风、浪、雾、能见度、潮汐、海流、水温和盐度、海水密度跃层等水文气象保障。 关云长"水淹七军"是古代水战的典范。明代郑成功利用潮汐规律成功地登陆并打败了台湾岛上的荷兰殖民者。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命令炸开黄河防洪大堤,虽在一定程度上阻延了日寇进攻中原的进程,但却使南岸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叙利亚和以色列的"戈兰高地之争"实际上就是争夺水源。二战末期德国潜艇曾利用直布罗陀海峡底层密度流逃出地中海。凡此种种,足见水的存在及运动规律在战争中的运用。二战末期德国潜艇曾利用直布罗陀海峡底层密度流逃出地中海。

一、河流的障碍作用

横在前进方向上的江河是进攻的天然障碍。部队进攻时,遇到大的江河则人员难以涉过,机械化部队机动受阻;它还能隔断铁路、公路的正常连续性,为此必须修造桥梁。而桥梁本身就是交通线上易被摧毁的目标。另外,江河水面平坦,视界、射界开阔,便于观察和射击,有利于发扬火力。

因此,大型江河对于防御一方是一种天然屏障,可以凭险扼守;对于进攻一方则


是必须逾越的障碍。在中俄边界有额尔左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这几条大河,部队逾越困难,是我国东北边防的天然屏障。可以祢补我国东北防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缺陷。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曾凭长江天险的屏障作用,作出"两分天下,隔江而治"的妄想策略,制定和实施沿江驻防、坚固防守、封锁江面的军事策略,也的确起到过一定的作用。我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抓住春季长江汛期未到水位偏低的有利时机,一举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为了长期占领西奈半岛,于1969--1971年沿苏伊土运河东岸构筑了筑垒防御体系,旨在阻滞埃及军队强度运河,同时也作为以军向运河西岸进攻的出发基地。

1973年,埃及军队经过周密策划,用高压水笼头冲垮了以军构筑的沙堤防线,用不到一个昼夜的时间,奋力突破了这道运河防线。

二、河流的航运作用

河流纵贯作战地域时,障碍作用就变成了航运作用。因为战时的河流不会像公路、铁路那样容易遭到根本性的破坏。193711月,日本侵略军分三路进攻南京,其中一条就是长江水路,并在短时间内占领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惨案。

运河的开凿可以满足交通和运输上的需要。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曾对南北物资的交流起过积极的作用。国际性的运河,如沟通两大洋的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是世界性的交通咽喉和经济命脉,往往是国际冲突和战争热点。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便捷通道。1903年,美国从战略的利益出发、迫使巴拿马政府与之签定了不平等的《美巴条约》,取得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19779月巴拿马人民迫使美国重新签定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拟1999年底全部收回巴拿马运河管理权。1990年,美国又再次违反国际法,以保护美侨利益为名入侵巴拿马。目前巴拿马仍有14处美军基地,美国的南方军司令部竟然设在巴拿马。因此有人讲巴拿马运河是美国国防的生命线。

三、河流的危害作用

河流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洪水泛滥和河流污染方面。

(一)洪水泛滥

洪水泛滥不但增大了障碍作用,而且可以直接损害人员和装备、防御设施,直接威胁到部队的安全。平原地区的大河泛滥是一种威胁很大的特殊作战手段。1938年,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西进,竟然命令部队炸开花园口大堤(图12),致使黄河洪水淹没了豫、皖、苏三省44县,溺死者达89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平民百姓,但仍然未能阻止日军西进。 水库是一个极易遭到破坏,而且被破坏后洪水危害大,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战略目标,战时有着特殊的军事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专门发明了一种能在夜间轰炸水库的特重型炸弹,用于轰炸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莫奈与埃代尔水库。这两个水库是鲁尔工业区的重要电力来源,并为附近提供了巨大的灌溉农业区。英国空军运用新式轰炸机的夜导航装置,将两个水库大坝分别炸开了30米和50米的缺口,几小时内下游的铁路、公路、大堤、农田和小电站全被冲毁,达到预期效果。1952-1953年的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出动多批次、上百架的轰炸机,轰炸朝鲜北部的水丰水库、甲山水库、长津水库、德山水库及相关的水电厂、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CI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