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缓刑与假释的比较》,欢迎阅读!
缓刑与假释的比较
缓刑
对象原判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条件 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根本性条件 禁止性条件
假释
适用条件
仅适用于无期徒刑与有期徒刑犯,包括原判为死缓犯(但因累犯与八类重罪而判处
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死缓的除外)执行2年后被减为无期徒刑没有再犯危险,宣告缓或有期徒刑者
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认真遵守监规,接收教育改造,确有悔改
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且假释后对所居重大不良影响
犯罪分子不得是累犯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一、累犯
二、因“八类重罪”(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考验
一、 缓刑犯在考验期内应当遵守一定的法定义务,实行社区矫正:(1)遵守法规、服从监督(2)一、在假释考验期内,对假释犯实行社区报告义务(3)遵守会客规定(4)矫正。遵守的义务与缓刑犯相同。 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县或迁二、对假释犯不可以适用禁止令 居。
二、 法院可以对缓刑犯适用禁止令
1.有期徒刑的缓刑的考验期:原判刑罚<=考验期限<=5年(但同时不得少于1年)
2.拘役的缓刑考验期:原判刑罚<=考验期限<=1年(但同时不得少于2各月)
3.*缓刑一般不适用减刑,但在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减轻原判刑罚并相应缩短缓刑考验期)
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剩余刑期;无期徒刑的考验期统一为10年
考验期
法律后果
成功的缓刑
(1)考验期满后就不再执行原判刑罚,仅是针对主刑而言,附加刑并不因此而免除。
(2)原判刑罚不再执行,说明犯罪分子没有被执行刑罚,此时也无须执行,故其考验期满再故意犯罪的,不存在累犯的问题
被撤销的法定情形: (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 (2)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 (3)违反法律规定等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性判令,情节严重的
假释犯遵守了法定义务,表现良好,假释考验期间没有被发现依法应撤销假释的情形,考验期满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注意*既然是认为原判刑罚执行完毕,故考验期满后的5年内再故意犯罪的,有成立累犯的可能。
失败的缓刑
撤销假释的法定情形:
(1)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 (2)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等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B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