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优秀传统文化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沉积着中华五千年的底蕴,博大而精深,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拥有民族文化的自信是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于平时的化学教学中,不但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也会使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课堂,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使化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科学知识的累积,“在没有厌恶并在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饮料”。同时也让学生感到化学具有趣味性和深刻性,激发他们对化学的求知欲望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喜爱,让他们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收效上佳。
一、诗词导入――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渗透一些诗词,既让学生感到新颖,又能抓住学生的好奇的心理。在讲到“环境保护”一节时,笔者引入新课:“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小桥流水人家”,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曾经,人们是那样和谐愉快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今,“潘多拉的魔匣”被打开了,“随风满地石乱走”、“平沙莽莽黄入天”、“阴霾漫漫天地寒,举目苍茫恍如烟”,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实验过程中渗透化学史――人文熏陶
在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笔者介绍:“铁的冶炼历史,及介绍铁的冶炼在中国的发展” ,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吸收了无尽的精神营养,激起学生的敬仰之情,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其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增强了其学习动力,促进其情感的健康发展。 三、评述习题中涉及的传统文化――拓展视野
习题是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总结和延伸,笔者发现在很多习题中都有关于
传统文化知识的描述,而许多老师往往对此忽略了,只把注意点放在对于问题的解决上,只注重解题的思路、方法、过程和结果。而笔者以为在习题中出现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出题者的意图还是想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物质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些常识,同时也增加了题目的趣味性,使之不再枯燥乏味。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醋酸的内容,醋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紧扣本章的教学内容。介绍醋文化,使学生感受化学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传统书法运用于书写中――陶冶情操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认真工整的书写能培养学生专心、细心、耐心和恒心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 在化学教学中,起码的书写要求就是把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在笔者的熏陶下,学生课堂笔记、作业都工工整整,给人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学生的作业经常被学校拿去展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书写的信心和学好化学的愿望以及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带动了学生其他学科作业的工整书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笔者只是撷取了其中的几朵浪花,还有更深邃的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教学内容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审美情趣,内化了学生的行为准则,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笔者也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了许多、语言也丰富了许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8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