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里的编程》教学案例

2023-04-29 14:4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里的编程》教学案例》,欢迎阅读!
教学案例,编程,教学,技术,信息
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里的编程



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scratch案例《蝴蝶飞舞》学习中,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将生活场景抽象化,用编程实现情境再现与表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需求,并解决问题。

首先,老师以春天到了,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的场景为引导,请学生观看老师演示程序,思考蝴蝶是怎样运动的?如何用scratch编程将蝴蝶飞舞这美丽的场景表现出来?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回答:“蝴蝶跟着鼠标移动的,要用绿旗被点击和移动积木。老师问:“那蝴蝶跟着鼠标移动怎么实现呢?请大家在移动积木板块里面寻找”。有的同学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有关于鼠标指针的积木呀”老师说:“当我们要实现想要的效果时,一定要动手去寻找,去用用这些积木”当同学们用找到的积木搭建完程序运行时,发现蝴蝶跟着鼠标动了一下就停止了,这是什么问题呢?有说:“要用重复执行蝴蝶才会一直飞,就像我们上次学的变脸一样,没有重复执行变了几次脸就停止了。”同学们在这位同学提醒下实现了蝴蝶飞舞的效果。

老师接着问:“蝴蝶飞舞的效果做出来了,但是做出来的有没有什么缺点,或者是你有没有办法让这个脚本变得更有趣呢?”有的说:“缺点就是蝴蝶飞得太快了,眼睛都要闪花了,可以添加等待1秒,让蝴蝶飞得慢一点,这样更好看。有的说:“可以给蝴蝶增加造型,让蝴蝶有煽动翅膀的效果。”有的说:“可以增背景让蝴蝶在美丽的背景下飞舞。有同学激动的接道:“还可以增加多张背景,改变背景,让蝴蝶在不同的背景下飞舞。“还可以让蝴蝶给大家打招呼,说你好,然后再说再见,最后消失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完善了蝴蝶飞舞的脚本,更有趣更生动。

最后老师说道:“大家的想法很多,很好,并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实现了自己想法,这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编程可以帮我们把生活中的事物再现。只要你确定了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程序,一步一步寻找解决方法就能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老师觉得蝴蝶飞舞这个程序就只有一只蝴蝶,它太孤单了,我想让其他蝴蝶和它一起玩捉迷藏。这样是不是更有趣呢?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评析】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实例与编程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技术的生活场景化。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信息技术再现真实生活,感受信息技术不光是技术,也是生活。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积极思考,思考程序的缺点,思考程序的改进,从而产生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需求,产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不局限于已知知识对程序进一步加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5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