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2022-08-25 14:45: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欢迎阅读!
古诗词,文化教育,强化,初中,策略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进入新时代,全社会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是基础性学科,从内容层面划分,包括语言表达、写作技巧、主题思想、生活感悟等等,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引领学生深入的探究学习,获取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初中语文知识结构的重要元素,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体现着民族优文化的精神与价值。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重整教学结构,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古诗词教学,对一些重难点词句进行全面讲解,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情感韵味。同时,教师还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了解、积极探索学习古诗词,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本文从课堂教学层面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意见。 一、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古诗词一直都是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大的比例;但是,古诗词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当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多个问题,影响着教学成效。

其一,初中教材中所涉及的古诗词难度普遍较高,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理解层面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从实际调查发现,现代语文古诗词教材在排版上还存在不足,学生难以快速的适应教学内容。加之,学生古诗文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较为勉强;其二,则是教教学问题。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与观念的影响,教师普遍会把古诗词分为多个部分进行讲解,如语法、句法、词汇用法等等,以拆分的形式来讲授会遗失古诗词的内涵与价值,且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性理解与感受。尽管花费了较长时间,但学生学习效率还是比较低下。其中,部分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透彻,甚至会出现翻译错误。所以,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知识能力与教学水平,更好地进行古诗词传统文化教育;其三,则是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大多数学生认为古诗词基本都是古文,进而产生畏惧心理,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相差较大,且缺乏使用价值,学生不愿主动学习思考。另外,古诗词课堂教学氛围沉闷乏味且内容单调,致使教学效率也相继降低。 二、灵活运用教学,强化基础知识

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详细地统筹规划,按照中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与个性特点,构建完善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与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语言美。

课程深化改革阶段,传统文化渗透方式应该多元化,依托教材内容,选择最合理的方法,确保传统文化与古诗词教学的协同性,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古诗词中的字、词、句,教师要着重讲解,并导入丰富辅助学习资料,引导学生逐步自主探究思考,强化对古诗词基础知识能力的学习,从而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成效。 三、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初中语文学习主要目的是扩充知识面,提升学生语文和谐素养。传统文化教育语文的关键部分,将传统文化与古诗词教学相融合,可以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接受多样知识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其中所创达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直白地讲解古诗词,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下,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诗词教学布局,充分考虑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首先,教师可以先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引领学生主动探索诗人的生活,增强课堂的互动交流性。

水调歌头提到了嫦娥,学生立马会联想中秋节,继而教师可以引导其从生活角度来理解诗文内容。考虑到古诗词教学的枯燥性,语文教师可以联合音乐教师,采取诗文歌唱的形式,让学生吟诵,加强其印象。

其次,为了加强学习渗透,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活动,巧妙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如以诗词大会为活动形式,教师会固定主题,采取小组比拼的方式,中秋节为主题,每个小组则需要写出依据贴合主题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或者,也可以举办朗诵比赛,促使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精细规划教学策略,创建一体化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语文课程的渗透是长期性的,教师需在一步步深挖,融合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量,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实现全面发展。并且在日常学习中,教师需开设多元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11)1-1

[2]阮玉青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以新人教版教材为例[J].考试周刊,2019(12)

[3]谢巧玲 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神州(上旬刊)2019000(015)20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4y.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