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常见煲汤食用药材》,欢迎阅读!

一、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
1、作用: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2、药材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3、辨认:玉竹商品以条粗长、淡黄色饱满质结,半透明状,体重,糖分足者为佳。条细瘪瘦、色探体松或发硬,糖分不足者为次。以栽培品之湘玉竹及海门玉竹为佳,其他地区栽培品亦优,野生品则较次。
4、适用人群:适宜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人、阴虚燥热、食欲不振、肥胖的人, 脾虚便溏者慎服,痰湿内蕴者禁服。 二、黄芪
1、作用: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2、注意: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感冒、月经不要吃。(10-30克) 3、保存: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三、当归
1、作用:味甘、辛,性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5-15克)
2、 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
3、当归土鸡汤:土鸡、当归、花生仁、红枣、黑木耳、姜片。 四、生地
1、性味:鲜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 甘,寒。归心、肝、肾经。
2、作用: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生地黄: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 熟地黄:滋阴补肾、调经补血、血虚头痛、肝痛。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3、炮制: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干燥。 五、山药
1、选购:首先要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药,较重的更好。其次看须毛,同一品种的山药,须毛越多的越好。须毛越多的山药口感更面,含山药多糖更多,营养也更好。最后再看横切面,山药的横切面肉质应呈雪白色,这说明是新鲜的,若呈黄色似铁锈的切勿购买。
2、性味:味甘、性平,不燥不腻,入肺、脾、肾经;
3、功效: 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妇女脾虚带下;肺虚久咳咽干;肾虚遗精。 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4、食物相克:猪肝、黄瓜、胡萝卜、笋瓜、海味。1.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 2.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 六:枸杞
1、性味:味甘;性平。归肝经;肾经;肺经。 2、功能:养肝;滋肾;润肺。 3、【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5-15克)
七:天麻
1、性味:甘平,归肝经
2、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入汤5-10克。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4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