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进行配乐朗诵》,欢迎阅读!

怎样进行配乐朗诵
[关键词]配乐朗诵;理解;和谐;选择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4463(2001)09—0017—01
朗读是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还是了解作者、丰富自己、吸引听众的纽带。朗诵是在朗读基础上的提高,是比朗读要求更高的艺术形式。配乐的朗诵可以渲染气氛、烘托场景、帮助衔接、强化感情和抒发情感,把听众带入作品意境中去,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下面谈谈怎样进行配乐朗诵。
一、熟悉作品 要在掌握朗读要领和方法的基础上,认真理解和熟悉文学作品。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作品的风格;分析识别文章内部的部分、层次、段落、语句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深刻领悟作品的感情色彩和作品的基本情调,然后才能熟练地运用朗读技巧,协调好重音、停顿、连接、语气、节奏之间的关系。如朗诵诗歌《致橡树》;1.深 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韵律美。2.要理解诗意,产生共鸣,激发真情,有表达抒发的强烈欲望。特别是要理解木棉形象具有的深刻象征意义,它艺术地表现了作者的爱情观。3.要分析、掌握节拍,恰当分好“音步”。4.速度要慢。韵脚拖长,语调优美,声音响亮。5.思路清晰,有意象感。 二、选择音乐 音乐是感情的语言。配乐的目的是通过音乐的映衬,使文章更具表现力、更完美、更能表达情感。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基调、节奏决定我们选择怎样的音乐。因此选择音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音乐和文章表达的主题、感情要一致,基调要一致。2.音乐的节奏和朗诵文章的节奏要协调。3.音乐的力度要和文章所表现的情感、情绪协调一致。4、音乐的速度要和文章的感情表达合拍。激动、愤怒、欢乐、活泼、反抗的情感,朗诵的速度和音乐的速度都较快;颂赞、悲伤、深沉的情绪,朗诵的速度和音乐的速度都较慢。 一般情况下,选择音乐从主题类型上讲多选抒情性的。如:抒情小品、夜曲、浪漫曲和大型交响乐的第二乐章。这类音乐的速度、节拍比较舒缓,适合—文学作品的朗诵。当然,选择音乐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欢快的文章,选欢快性的音乐;讽刺、幽默的文章选恢谐性音乐;富有哲理的、议论性的文章,选择哲理性音乐。由于音乐只作 为背景出现,曲子不可过多,音量不可过大,配乐朗诵个音乐和朗诵听起来一定要和谐。 三、配乐方法 音乐的来源有两种:一是由音乐家为所朗诵的作品创作乐曲配乐;一是选择现成的音乐进行艺术处理后来配乐。
从音乐的表现方式讲,可以由乐队演奏音乐进行配音;也可以通过音响播放音乐进行配音。
音乐背景的安排有以下两方面:
1.给整篇文章配乐。音乐可分三大块,首先是引子,先用一段音乐做过门,为朗诵做好准备。第二是主要部分,过门之后开始朗诵,这时的音乐只能作为背景,音量要小。另外,在部分与部分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朗诵时会有较长的停顿时间,这时,可通过音乐的一个乐段或几个乐句来填补空白,音量可放大二点,这样不但能很好地表达感情,还能给听众以回味的余地。第三是尾声,朗诵结束后,音乐不要嘎然而止,而是要缓 止。
2.给文章的个别句段配乐。第一种情况,是在文章抒情的段落,选取和文章情感相一致的音乐作背景,但是没有引子和尾声音乐。第二种是有引子和尾声音乐,但在朗诵时有些段落(如议论、叙述的有些地方)不配乐,抒情段落配乐。第三种情况,是有引子音乐,但结尾处没有尾声音乐,部分段落配乐。第四种情况,是没有引子音乐,有尾声音乐,部分段落配乐。第五种情况,只在有象声、有响动的地方,或情感有变化的地方加些音乐配音。
在配乐朗诵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音乐要随文章的感情变化而变化。朗诵者的抑扬顿挫、情绪变化是最主要的。 2.要分清主次关系。配乐朗诵时,文章是主体,音乐是背景,这个关系一定要清楚;朗诵的声音要大,音乐的声音要小。
3.注意两者的协调。有时候,所选的音乐中有些乐段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不相符。为了两者的协调,可以对音乐进行节选和合成,千万不可生搬硬套。
[作者简介]陈燕(1963年一),女,四川省彭山县人,1987年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现为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 发表在《甘肃教育》2001、
9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2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