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

2022-12-05 09:0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欢迎阅读!
唯理论,经验论
理论经验论之争



摘要近代唯理论经验论探讨了关于演绎与归纳、必然与或然等等有关认识论的问题。二者之间的争论并没有完全否定对方,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双方都认可的观点,不断得出新的共识。这对后世哲学科学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经验论;唯理论;认识论

正文:人类认识论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其发生顺序都是由外向内,由认识对象逐渐转向认识主体。近代西方哲学公开高举理性精神的大旗,自觉地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注重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重心由本体论和心灵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化。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经验论和唯理论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历史,经验论和唯理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发展史。把握经验论和唯理论成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西方哲学从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转向,分别是: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转向和语言转向。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发生在认识论转向时期的近代哲学这一时期的哲学曾经受到经院哲学的严重影响。而哲学家应自然科学的发展之势,着力抛弃经院哲学老套的繁琐论证,为新知识的发现与发展立理论根基。哲学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开始就体现近代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此时的自然科学正处于雨后春笋之势,发展迅速。近代哲学家们需要通过研究认识论来找到自然科学的合理理论基础,以支持科学的发展。受经院哲学期欧洲大陆唯实论与英国唯名论之争的传统影响,近代哲学也相应有了欧洲大陆理论与英国经验论之争。争论的问题是相同的,即知识如何被认识。争论的结果就是,尽管双方的理论都存有不少缺陷,并且最终也没有彻底回答知识如何被认识这一问题,但是双方仍坚持自己的基本立场,同时也接受了对方的某些理念。 理论强调对真理的认识来自于天赋观念,来自于上帝。但这里的上帝不是宗教意义上的神而是理性神。实体论是唯理论的主要理论他们从上帝或者实体来演绎式的论证知识的合理性,他们“认为真正的知识由全称的和必然的判断所组成,思维的目的是制定真理的体系,其中各种命题在逻辑上相互有联系”。而由实体论造成的心物二元分离成为唯理论的最大难题。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也是唯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怀疑论和天赋观念学说开创了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精神。笛卡尔以普遍怀疑的方法,确立了“我思故我在”的形而上学第一原则,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确定了心灵、上帝和物体三种实体存在,其中的实体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这也成为后来的实体学说的基本思想。他创立天赋观念论,认为知识是来自于天赋观念,而天赋观念来自于上帝这个最强的实体。“天赋观念是笛卡尔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基于笛卡尔的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心灵这个最先确定的实体却与物质实体没有必然联系,两者相互独立。两者若是分离,心灵就无法认识物质世界,知识的可靠性就得不到保证,所以要使得新的认识论的体系成为完整的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解决心物二元的分离。可是这一难题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无法解决,这成了唯理论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经验论攻击


理论的最佳切入口。

经验论否认天赋观念,倾向于无神论或泛神论。他们强调对真理的认识来自于感觉经验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实验。一切知识皆从感觉经验中得来。在认识论方面,洛克、贝克莱和休谟是经验论中的重要代表。 在认识论上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起初的认识就像一块白板,随着经验的积累,白板上的内容的增多,人们形成了对外界的知识,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借助天赋的印象。在洛克看来,“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他的“白板说”与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相似,构成了经验论的基本前提。

洛克对经验、观念和知识做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经验的”。他把经验分为感觉与反省,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来源;观念也被分为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而他承认实体观念属于复杂观念,并且实体观念的提出使得洛克的理论体系出现了漏洞,他也不能进行很好的解释;知识是在观念的基础上得来,但由此造成知识与事物之间隔着观念的帷幕,导致认识的范围变小。洛克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不可知论。而后继者巴克莱和休谟从他制定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走向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贝克莱的认识论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知识来源于人对外界的感知,即人受外界影响后形成的感觉经验或者观念,这贯彻了经验的基本观点,并且通过批判洛克哲学中的矛盾来为其做论证。

休谟同巴克莱一样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原则出发,不过,他在经验论上比洛克和巴克莱更彻底,合乎逻辑的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罗素称他是英国经验的“逻辑结局”,康德则认为“自从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

理论经验论虽然在认识论问题上分歧很多,但是两者也有共同之处。这就是他们在论证知识的合理性时都强调理性的精神,注重理性主义思想,都反对经院哲学式的宗教证明,而集中精力来研究认识论问题,即人能否认识真理。只是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论证所采取的方式不同,理论侧重于演绎法的论证方式,经验论注重归纳法的运用,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知识的合理性来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双方的哲学家大都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他们的学说也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笛卡尔和莱布尼茨是著名的数学家,发现了很多对数学影响巨大的基础理论培根创立了经验归纳法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来实验科学的发展。

知识到底是先验的还是后验的?唯理论经验论所给出的答案相异,这表明二者在知识基础问题上的态度迥然不同。尽管二者回答不同,却都遇到了理论上的缺陷。理论在给新知识确立基础时,采用了彻底的怀疑方法,从而找到了知识建构的最牢固的基础,即“我思”。随着逐步确立以天赋观念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实体学说便应然而生,同时也造成了心物二元的分离。产生这个难题的主要原因是天赋观念理论中容易出现循环论证,所以经验论者常常以此来攻击唯理论。当然,经验论者提出的知识学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洛克的白板说就遭到了莱布尼兹的质疑。

在唯理论经验论的论辩中,双方并没有完全否定对方的观点,而是部分承认对方的想法,并且还归入自己的理论中。通过争论,双方在认识论问题上的思路愈发清晰,并且得到了更独特的观点。比如,笛卡尔在《谈谈方法》的后面就列出了他的反对者(主要指经验论者)的书信及他的回复。通过这种方式,笛卡尔也不断完善自己的天赋观念理论。莱布尼兹接受了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x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