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家长的教育理念

2022-11-24 17:07: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家长的教育理念》,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理念,家长,提升,农村
如何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家长的教育理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受限于资源较少、人口素质不高等原因,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始终处在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的学前班也得到了更多的财政支持,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农村地区的幼教事业尚处于落后阶段。现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幼儿家长对于学前教育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对于优质教育服务的需求也愈加迫切。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理念;学前教育 1.

农村家长学前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前生家长的教育素质不高

农村学龄前儿童家长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存在不合理需求。在“教育念与方法”维度上,一些家长不承认学前班中以游戏为主的主要教育方式,甚至觉得游戏等同于无所事事,充分体现了学前班家长对学前班教育的理解和偏差。在理念出现偏差的基础上,部分家长的教育需求较高,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小学的知识内容,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小学内容不仅会打击了孩子的信心,而且对身体的发育也有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农村学龄前儿童家长无论是在学前班教育方面还是在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方面都存在着知识性的缺失和偏差,因此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刻不容缓。

(二)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对学前班教育高度依赖

家长们渴望学前班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由此可见家长在科学教学知识方面仍然相对看重,但他们对学前班和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也是源于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薄弱。一些家长将自己的责任转移给学前班和老师,家长们希望学前班或老师能解决更多问题。家长们高度依赖学前班和老师,希望老师帮助解决孩子


的所有问题。然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工作负担必然会增加。抚养孩子的主要责任人应该是家长,学前班和老师的帮助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最终还是应该由家长为主导,在各种力量的参与下帮助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二、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家长教育理念的对策

(一)家长要接受学龄前儿童学习方式以“游戏”为主的教育理念

虽然传统的家长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改变,但孩子的学习方法要彻底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龄前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游戏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获得书面上的知识,还可以训练和发展儿童的思维、人际关系等技能。因此,父母必须开始转变自己教育观念。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前班组织的活动,感受“游戏的魅力”,观察学龄前儿童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从内心接受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并及时与老师沟通,体会学龄前儿童成长和身体发展、习惯发展以及智力发展的重要性。

(二)家长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许多家长希望从学前班获得教育支持,期望加大落实家园共育,但一些家长仍然将孩子的教育责任转嫁给学前班和教师,认为学龄前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前班里学习生活,那么学龄前儿童的一切全部由学前班和老师的责任。这种错误的理念必须制止,首先,家长和老师必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及时了解学龄前儿童在学前班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家长要听取教师的教育建议,并根据教师的教育理念父母共同讨论教育学龄前儿童问题。最后,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明确,学龄前儿童进入学前班后的教师应承担所有教育责任,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逃避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责任,所谓家园共育是在家长和学前班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每一方的教育都十分重要。

(三)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共同承担育儿责任

农村大部分的家庭中都是母亲主要负责照顾孩子,然而,由于对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育儿应该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工作需求和家庭经济的压力,父亲通常较少陪伴孩子。


因此,父亲可以通过参与学前班的家长活动改善亲子关系,通过平时把一些零碎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爱与关怀。除了日常陪伴外,父母必须始终关注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们的孩子成长在一个完全和谐、健康的家庭,满足对学龄前儿童爱和温暖的需求。其次,家长必须小心自己的行为,学龄前儿童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家长必须发挥模范作用,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总结

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教育学龄前儿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有趣的主题内容,使得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前学习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同样必不可少。一方面,家长要秉持着正确的理念配合教师及学前班的教育工作,通过家园共育实现学龄前基本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王纬虹,申毅,庞青.幼儿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4(05):40-42.

[2]李文艺,王明晖.关于幼儿教育:另一种观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7 (21):24-27.

[3]朱晓莹.幼儿园进行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02):134-13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u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