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朝的官学制度的主要特点

2023-02-05 22:0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简述明朝的官学制度的主要特点》,欢迎阅读!
官学,明朝,简述,特点,主要
简述明朝的官学制度的主要特点

明朝的官学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国子监只教授儒家经典,实施封闭管理

学生来源有三:一是八股取士后录取的举人秀才;二是在吏部报了名册的知县举荐的童生;三是各省按成绩选送的监生,由提学使司统一发给入监凭证,再到国子监上学。 1、八股文考试时限定在四个小时内完成,交卷后才能换下一场。平时上课,学生就地跪坐,不得随意走动,即使去厕所也要排队等候。 2、八股文是文章的体裁。起源于宋代,原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它将“四书”“五经”的原文改头换面,配上各种词藻、结构、音韵,组成一篇篇精美华丽的八股文章。“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结股”等十二个程式化的段落,加上考生们丰富的联想,生动而又贴切地把古文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章。考试成绩优秀者为“优等”,称“进士及第”,还可授予官职。

教师对学生的言行管理很严格,体罚盛行,被称为“戒尺”。课堂上常有凌迟酷刑伺候,“抽十,打二十大板”。期末会考,或背诵全文,或默写。课后作业往往有大量抄写,学生每天忙于应付考试,无暇顾及研究学问。八股文风靡天下,清人顾炎武指出“自唐以来,数千年之文止于宋,而流弊亦不可谓不深”,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八股取制度所造成的恶果。八股文盛行是社会原因,而产生这种现象,则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明朝建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便强制性地推行八股取士制度,以维持统治。其后,因为



- 1 -


办学经费紧缺,制度的实施已经不那么纯正,导致许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毫无独立思考能力,甚至连基本的识字、作文都不懂。这样下去,便形成了一种严重的恶性循环。

3、科举考试设科必须以四书五经为标准,读书人只有四书五经都精通了,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4、国子监和府州县官学实施封闭式管理,除规定的假期外,学生平时不得出入校门,也不能擅自会见亲友,违反规定,轻者杖责,重者处死。 5八股文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性理大全”“圣谕广训”等,考生只有在熟记这些内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写出好的八股文,否则,只能是胡编乱凑的空洞文章,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so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