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小池》省级优质课 教学设计 (5)

2022-09-01 11:4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2-古诗二首《小池》省级优质课 教学设计 (5)》,欢迎阅读!
小池,二首,课文,古诗,下册


《小池》导学案教学设计

科目 主撰人 用案人 教材 分析

语文

授课年级 授课班级

年级 一(5)班

古诗《小池》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

1课时



《小池》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荫,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这一课的设计教学: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末,都应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重,我设计了谈话、互动、比赛等手段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二、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肉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引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三、识写结合,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记“池、惜”等6个生字,理解“惜、露、树荫、晴、柔”在诗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浅理解《小池》的内容,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

设计 说明

教学 目标

学习 重点 难点 学具 使用 过程

1. 初浅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对词的识记。

2. 在多形式诵读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积累课外诗句。 教具准备:互动课件、互动题板 学具准备:平板电脑、达标检测单

导案

学案

设计意图

由描写春天的诗自然过渡到这节要学习的描写夏天的诗,通过语言上的惯性,保持浓郁的诗意氛围。再由生动的课件建立表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古诗学习的困难也就分散了一半。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爱美吗?春天美吗?那1.我们一起来欣赏有关春天的美的古诗---(优《春晓》 学派播放《春晓》 2.齐读课题。 过渡:是的,春天确实很美,可一转眼春天就过去,迎来的是什么季节呢?(夏天)关于它,宋朝诗人杨万里也给咱们带来了一首优美的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小池,“池 ---师边写边解字:“也”边有水读作“chí

导入






出示 目标

(课件:学习目标)

1.读写这首诗的新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 我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感受诗中美丽的意境。

(课件: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读古诗。

2.拿出笔在书中圈出生字新词,拼一拼,先读准字音,再把诗歌连起来读一读。

出示学习目标,全班 齐读,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有目标,心中有数。

能主动围绕目标进行探究学习

自主 学习

1.根据问题,按学习学。

2.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后齐读)

3.指名朗读全诗。

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

合作 探究

1.(课件1)夏天情趣图。(过渡:读完了全1.组员通过平板电脑诗,我们再来欣赏诗人杨万里在诗里所描绘观察插图、朗读诗句,的美丽画卷) 找出诗歌所描写的景2.(课件2合作探究)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物,在组内交流发言,在诗中找出来。 组长负责记录组员的学路建议: 发言; 1.6人为一个小组再读古诗。 2.达成共识后形成汇2.个人先在小组里说说,大家讨论交流, 报材料准备向全班汇再由组长记录下来。 报交流展示。 3.各组做好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的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主,组员补充,汇报你们的合作成果。

2.老师根据各组汇报展示相机板书:泉眼、树荫、小荷、蜻蜓 3.课件:(诗句逐句出示并引导朗读)

一、二句:指导朗读: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儿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读中饱含“舍不得”

三、四句: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片段,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读出欣喜的语气)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我知道:这首诗是( )代,作者是

2.: )景色。 学生展示

1.组代表汇报交流展示。

2.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的朗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

3.齐读、男女生赛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

学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生动的画面,捕捉关键的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让重点突出,使难点分散,诗意自然平铺于学生面前。



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通过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展示 交流

达标 检测 纠错

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平板电脑完成达标检测单。

学生通过平板电脑



设计了两道练习,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学习氛围一步步推向高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




巩固 老师点评纠错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示成果,生生纠错,及时订正巩固。

《小池》

间多交流,使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通过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课堂 总结

板书 设计

小池 泉眼 树荫 小荷 蜻蜓





整节课的设计,教师以诗引诗,以美创美,以情激情,诗意在语文课堂上轻舞飞扬,学生在幽静的小池美景中徜徉。上课伊始,教师先组织学生和着优美的课件音乐诵读描写春天的诗,让学生一上课便沉浸于浓浓的古诗氛围中,打下轻松学习古诗的基调;课中,教师步步为营的引导,声请并茂的描绘,多彩优美的图画,再现了初夏小池的美景,把学生带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心为所动,情为所牵。一节课就像一首心灵流动的乐章,似一篇文心涌动的诗篇,如一幅清新宜人的图画,引人入胜。



设计 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r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