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_邓春妹_新浪博客》,欢迎阅读!

_邓春妹_新浪博客
作为礼拜空间的佛教石窟,窟顶图案是整个布局中最富装饰意趣的部分。敦煌早期石窟窟顶图案可析为两类构成因素:几重方井错叠相斗的形制,取象于宫室藻井。此外的各种装饰,则取象于幄帐,以此象征时人所认同的最高规格。
藻井用提高单体建筑中心位置的方法造成更高的空间感,以强调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历来多用于宫室和殿堂。不过它最初可能只是一种结构屋顶的方式形成的叠涩天井,而是用地区很广,且在各自的地域里形成传统。如巴米扬石窟西区第14窟叠涩天井。中原西北中亚均有其例,中原地区俱见于墓葬,西北中亚则见于佛教石窟。前者如巴米扬,后者如克孜尔。常青认为“东汉至南北朝时画像石墓及高句丽墓中叠石天井顶,与西域的塔庙天井顶可能有关。”不过似乎至今未在西域发现早期实例。
巴米扬石窟西区第5窟天井
巴米扬石窟西区第14窟叠涩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