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阿尔贝·加缪作品中的存在主义主题》,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阿尔贝·加缪作品中的存在主义主题
作者:董张 李鑫 李爱萍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2期
摘 要:阿尔贝·加缪,法国著名作家,195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评奖语:"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然而,加缪却一再否认他是存在主义作家,他曾说过类似于这样的话:"不,我不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和我总是惊奇地看到我们的名字被连在一起,萨特是存在主义者,而我出版的唯一的随笔《西绪福斯神话》,却是反对所谓存在主义哲学的。"尽管他多次否认,但他仍然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作家,而被认作主要根据的就是他的两部作品:中篇小说《局外人》和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从加缪的否认和世人的认知对比看来,他的作品中确实有存在主义的痕迹,由此,在阅读了《西绪福斯神话》、《局外人》、《鼠疫》、《反抗者》等多部作品的前提下,浅析一下阿尔贝·加缪作品中的存在主义主题。
关键词:存在主义思想 孤独 荒诞 反抗 一、阿尔贝·加缪生平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著名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是“存在主义思想”和“荒诞哲学”的代表作家。1913年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早年攻读哲学,后从事新闻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法国抵抗运动。加缪高度宣扬人道主义的旗帜,被称为“年青一代的良心”。战后初期他与萨特有过密切的接触、交往,一直被认为是存在主义者,但他本人一直对此持否认态度,认为一切问题都是他自己的独立见解。1951年出版随笔《反抗的人》,引起激烈论战,并导致了他与左派及萨特的决裂。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春遭遇车祸,不幸逝世。代表作品有:戏剧:《误会》、《卡里古拉》、《戒严》和《正义者》;散文:《反与正》、《婚礼》、《反抗者》、《夏天》、《时文集》等篇章;小说:《堕落》、《流放和王国》(短篇小说集)、《局外人》、《鼠疫》和他的未竟之作《第一个人》等作品。 二、存在主义思想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那么,何为存在主义思想呢?存在主义思想,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强调“存在”的,以人为主体的,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一种思想,它认为人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而且人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之上进行自我造就,活得精彩,活出“存在”。存在主义将个人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使个人与社会分离对立开来。在存在主义者眼中,只有自我感知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而否认了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使二者永远对立,不能统一,他们否认艺术有认识的作用,艺术作品不能反映事实,因而只能通过艺术家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哲学思想和感受来认识世界以取代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受这种思想的束缚甚至可以说是支配,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往往是处于荒诞世界中的个人的孤独、失望、反抗、恐惧…展现出了一种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感、厌恶的情绪,以自我为核心,以“自由”之名美化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虽发人深思,却朝着消极、虚无的方向行进。
加缪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吗?加缪是一个自己否认是存在主义者,而被人们称之为存在主义者的哲学家。加缪所处的时代以存在主义为主要思潮,他的哲学核心——荒谬是存在主义的重要命题,与萨特《恶心》中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一脉相承,因而,尽管他一味否认,他仍然逃不离存在主义的标签,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三、加缪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孤独主题
在加缪的叙事作品中,蕴藏着一种作家本人不曾注意到的潜意识:孤独。这一现象根源于他成长历程中所经历过的贫苦、病痛以及他失败的第一次婚姻。仔细阅读他的《局外人》、《鼠疫》、《堕落》、《流放和王国》等作品,我们会发现这些叙事并非都已“荒诞”和“反抗”作为表现内容,有一个基本内容贯穿始终,那便是:孤独。以《流放和王国》这一短篇小说集中的《叛教者》这一篇目为例,浅谈一下加缪笔下的“孤独”主题。《叛教者》的主人公是一个基督教传教士,他坚信依靠上帝的力量可以让野蛮人得到教化,回归真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被野蛮人毒打、割舌,在舌头被割掉的那一刻,他“学会了崇拜仇恨的不灭的灵魂”,背叛了基督教的信仰,可是,代表恶势力的邪教却也并没有因为他的判教而接纳他,他成了独自一人,不禁倍感孤独,哀叹道:“偶像啊,你为什么要抛弃我?”“以前曾如兄弟的人们啊,唯一的依靠,我多么孤独,别抛弃我吧﹗”由此可见,孤独一直默默的存在于字里行间之中。 四、加缪作品中的存在主义——荒诞主题
加缪的文学创作探讨荒诞、人与世界的关系,展现出不可理喻的世界,人们荒诞的态度、行为,从而深刻地表现出:荒诞主题,继而在他对于荒诞持续思考和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荒谬哲学”。其中散文随笔《西西弗的神话》、《反抗者》等是加缪荒诞主题的具体体现,也可以说是其代表作品。《西西弗的神话》写人类在不可穷尽的苦役之中生活,仅以西西弗的背影就浓缩出人们遭受磨难的苍凉和予以顽强反抗的决毅之姿;而《反抗者》则通过“形而上的反抗”和“历史上的反抗”这两大篇目,高举“反抗”旗帜,展现悲壮意味。这两部作品虽然题材不同,但是通过对人类努力奋斗和徒劳无果的描述,对真理、自由、永恒追求却禁不住生命有限的刻画,传递出一种荒诞的思想,即荒诞主题。 五、加缪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反抗主题
什么是反抗?就是要说“不”。有句俗话这样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然而,反抗不仅仅会在受压迫的情况下才发生,实质上,反抗这一行动在某些程度上包含自私的考虑。加缪作品中的反抗主题伴随着荒诞而产生,要做一个并不逃避荒诞之人,就要学会面对荒诞、消解荒诞,而消解荒诞的方式便是反抗,这种“反抗”有一定自私的考量,指人们对于所生存的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境、条件的反抗,实质目的并不是消灭荒诞,亦或者是改变荒诞的现实,这就有一点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是停留于精神层面上的反抗,而不是付诸于行动上的切实的反抗。在作品《反抗者》中,加缪予以反抗源自于自然的怀抱和爱的渴望。反抗,才是加缪哲学和文学的意义所在。反抗确立人的力量与价值,从荒诞中来,与荒诞共生,意识到荒诞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反抗,继而传达出反抗主题。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加缪著,吕永真译.反抗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法]阿尔贝·加缪著,杨广科、赵天霓、陈属玉译.鼠疫 局外人[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3][法]阿尔贝·加缪著,郭宏安译.西绪福斯神话[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郭宏安.阳光与阴影的交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张茂军.加缪,一个对抗荒诞的反抗者[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o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