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途牛网创业史》,欢迎阅读!
![创业史,牛网](/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7.jpg)
线路预订网站:途牛网(本文档由jobwar创业之家撰写。)
途牛网注册时间为2006年10月。是由创业者于敦德、严海峰创办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网站产品,是面向全国提供在线旅游预订服务的B2C电子商务网站。
2000年,于敦德(19岁)在东南大学论坛“先声网”做技术支持,并结识后来的合作伙伴严海峰(东南大学校友,比于敦德低一级)。
2004年大学毕业后,于敦德(23岁)加入博客网(现名为博客中国)。 2005年,严海峰和于敦德(24岁)又加入另一个初创型公司育儿网。
2006年,于敦德(25岁)决定在旅游业创业。之所以选择做旅游因为于敦德酷爱做网站,想在这个领域干出一番事业;又因为喜欢旅游,所以看中了国内旅游市场每年1万亿以上的大蛋糕。于敦德对旅游现状做了统计和比较。发现在线旅游市场里,做旅游产业核心层的酒店、机票的预订服务有携程、艺龙等;而辐射层做景点门票的有同程网也有了较大规模,但是专做旅游线路预订的很少。有的旅行社凭借自身资源却因为不了解互联网而没有成功。这一分析给了于敦德一个信号,做旅游线路预订或许是创业的出路。携程、艺龙等在渠道、产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后来者树立了强大的竞争壁垒,但是途牛网只做旅游路线,对这一细分市场进行深耕细作,仍然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需要获得旅行社的支持,打动旅行社的价值,只有订单。对于商业模式,于敦德和严海峰有了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直接做社区流量,获得流量再考虑盈利;另一种是直接做产品,销售为王。对于一个走出社会才2年,在旅游方面没有任何优势资源的人来说,怎么去获取客户?几乎没有可能。(抛开故事本身,如果没有了后来的那些所谓分析所谓高明预见,我觉得从一个理想者本身来说有时更能说明故事的起源。编者试想过如果自己想在旅游方面做一个事,会这么做?在列强林立,一级市场被瓜分时,我会且只能做最基本而且最花费时间的事情——搜集整理所有景点信息。以位置为中心,对景点进行分级描述和特色整理。我不知道这有什么用,但相信一定有用。猜想归猜想,途牛网接下来做的事情却正好验证了编者的猜想。)
2006年10月,带着严海峰朋友的100万天使投资,于敦德和严海峰创建途牛网。并在2007年初,于敦德也于朋友处获得第二个100万天使投资。于敦德及团队花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分类整理了国内4万多家景点信息。整理完信息后,途牛网第一阶段算是完成了。就像编者说的一样,信息有用,但是有什么用,不同的人看法会有不同。这之后,途牛网接着又做了两个颇有意思的产品,“路线图”和“拼盘”,致力于打造国内“驴友”交换的一个公共社区。而随着集合的人群越来越多,途牛网在成立半年后找到了最
初的运营模式——为旅行社提供中介。即将旅行线路放到途牛网上,接单员接单后,将订单甩给旅行社,由旅行社负责完成销售。2007年途牛网盈利约百万,为合作旅行社带去了1,000万左右的预订额。(编者觉得这个还是互联网流量为王的印证,先做流量,再做需求设计。)值得一提的是途牛网这期间的营销手段。途牛网一开始就确立了网络营销的方式。2007年是途牛网竞价排名营销的第一年,在没有积聚、没有品牌的情形下,就取得了超过百万元的赢利,客源中有60%—70%是冲着竞价排名而来的;2008年,竞价排名营销的后果更为显著,为途牛网带来了近千万元的赢利。
08年,途牛网经过一年半的发展,团队已经扩展到80人,同时对旅游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运作模式也由之间的中介,变成途牛网全程控制下单。团队内部也不断优化流程。以前要经过呼入、呼出、操作、产品经理四层,并且有专人回访;现在是下单员(专接客户打来电话登记旅游路线)为一人,中间的与旅行社、客户确认信息,并促成网络付款、回访为同一人。服务结束后由旅行社支付佣金。一般情况下,途牛的佣金是3%-7%。同时成立了设立旅行社,尝试建立"网站+呼叫中心+落地"的模式。在09年3月,途牛网获得戈壁合伙人的约200万美元的投资。至此,途牛网的商业化第一站顺利驶到。(虽然途牛网在此后多次获融资,途牛科技旗下的另一家公司途牛旅游,一步步将参入到地面活动。)
09年,获隔壁合伙人投资后,途牛网做了大约2件事。一是楼宇广告,二是在全国开设了多家分公司。2010年又获得DCM领投的近1000万美元的投资,销售额达到了4亿元左右。2011年 获得红杉资本、乐天集团、DCM、高原资本等C轮联合投资5000万美元,销售额达12亿元。2012年的销售额达到20亿左右,效率提升一倍,并已于近期实现单月盈利,员工数已经达到了1,500人左右。(盈利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是未来还是未知。)本文档由jobwar创业之家撰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lS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