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云南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精心整理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姓名:李 研 学号:2012312140 专业:14农学
2016年7月4日下午,我们14茶学班的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花 红村
花红洞开始了野外实习。我虽然专业调换到了
14农学,但是我也随班一起到了这里。通过对
土壤肥料学的基础课程一学期的学习, 我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对土肥的了解, 而这次的实习正好 可以促使我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多的结合在一起。
一、 实习时间:2016年7月4日—— 2016年7月5日
实习地点: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花红村花红洞,环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亚热带地区, 东经 102° 36' 42〃,北纬 25° 3' 24〃,海拔 2180m
二、 实习工具
铁铲、锤子、小刀、坡度测量仪、酸碱指示剂、白瓷盘、卷尺、对照表、盐酸。 三、 实习内容及分析
1、 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后再经成土作用形成的阶段性产物, 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变得疏松多孔,部分 矿物彻底分解成可溶性物质。生物的活动不仅加快了岩石风化的进程, 而且为土壤积累有机物创造 了条件,于是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诞生了。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 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包括气候、母质、 地形、生物、时间等五个方面。本次实习地主要为沉积岩,其成土过程主要是经过很多年的转移变 迁和水流冲刷和风化的作用,渐渐形成的沉积岩。花红洞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其主要形成原因是 流水的侵蚀和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的流失和堆积作用,渐渐形成的独特的自然风光。
2、 不同山体的土壤
山顶:山顶的土壤较为粗糙,质地偏轻,颗粒多,石块石粒多,淋溶强,土壤的耕层薄, 低,是残积母质,常常被雨水等剥蚀到低处。
结果:土壤颜色:暗灰黄
无石灰性 PH为4.5
PH
山腰:坡积母质,土层厚,主要是粘性土壤,多是为沉积作用形成的,土质较细。 结果:土壤颜色:暗灰黄
无石灰性PH为5.0
精心整理
山脚:山脚的土壤颜色为黑棕色,多受到洪水的冲积作用,为洪积母质,拥有较厚的土层, 常形成冲积扇(边沙中黏)。
结果:土壤颜色:黑棕色
无石灰性 PH为5.5
常
田地:土层较厚、适合作物生长,田间的土壤长期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 结果:土壤颜色:淡中红
无石灰性 PH为6.5
经过本次实习调查,我们了解到了从山顶到田地的土壤的变化这样采用采样法测 的有无及判断土壤颜色等,根据以上结果来掌控不同山体土壤的基本属性。
方法:(1) 土壤的颜色比较;
(2)两种试剂:10% HCl (稀)、酸碱指示剂
PH和石灰性
酸碱指示剂正常的颜色是绿偏黄,在野外时, 若指示剂变为蓝色,说明此时指示剂呈碱性,可 加入西红柿或橙汁来使指示剂恢复; 若指示剂变为红色,说明此时指示剂呈酸性,可加入少许烟灰 或草木灰使指示剂恢复。
采集土壤样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样品相互干扰。
测PH值时:取5g 土壤样品于白瓷盘上,滴入酸碱指示剂到刚刚淹没土壤样品后, 在继续滴加 2-
3滴,将白瓷盘放在手掌上轻轻摇晃,并比对比色卡(精确度为
3、 土壤剖面
0.5 )。
经观察剖面自上而下依次为 A(枯枝落叶层)A(腐殖质层)A(淋溶层)B (垫基层)C(母质层), PH值逐渐升高,颜色变浅,上松下紧,潮湿度变大,植物根系分布逐渐减少。通过土壤剖面测定 我们对土层的形成有了更多的了解。
4、 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
石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岩石,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 石灰岩是喀斯特地形主 要构成的成分,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的灰色或白色的沉积岩。 可与稀盐酸反应,多生长喜钙 的植被,如松树、柏树。
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其中砂粒含量大于
50%,绝大部分砂岩是
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最常见的颜色有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有的砂岩可抵御风化,砂 岩透水性较好,含Ca Si、粘质土壤等,植被多是高大的乔木。
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 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 压力和温度形成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和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页岩不透水,在静水的环境中, 经泥沙长时间沉积形成,常包含古代动植物的生物化石,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 滑的表面成片且易风化,土层厚,多生长高大的乔木。
具有光
精心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d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