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宣传的理论来源与新闻实践——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为例

2023-10-10 07: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产宣传的理论来源与新闻实践——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为例》,欢迎阅读!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实践,来源,理论
生产宣传的理论来源与新闻实践——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为例

张慧瑜

【期刊名称】《新闻与传播评论》 【年(),期】2023(76)1

【摘 要】生产宣传是党报党刊中一种常见的报道类型,指的是以动员社会生产、提高物质产量为目标,以呈现劳动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关系新事物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形式。学界关于生产宣传的探讨主要从党史和新闻史出发,主要围绕列宁关于生产宣传的讨论和经济建设的思想进行研究,缺少对相关党报党刊生产宣传的新闻实践研究生产宣传作为战争“例外状态”背景生产动员的一种方式,意味着对后方资源再生潜力与战备能力的挖掘,中国共产党善于考察中国落后农村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实践,以《解放日报》等党报党刊作为宣传阵地,结合黑板报、门板报等基层媒介形态将生产宣传转变为一种在地化的组织工作方式与群众动员方式。研究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的生产宣传为例,探究生产宣传的三个层面——理论来源、传播特征和组织功能。一是从列宁新闻思想和中国新闻史出发,分析生产宣传的理论来源。生产宣传是列宁在阐明经济报道时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指有关劳动生产营活动的宣传以及对生产关系中各种新事物的宣传,这种对生产宣传的重视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阶级无法参与生产管理、只能从事工业劳动的被动状态,而党报党刊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宣传可以起到劳动者掌握、介入生产的中介功能;是从基层传播视角探究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关于生产宣传的新闻实践,呈现生产宣传的媒介形态、传播手段和组织机制。基层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设中形成的新闻传播传统,借助政党力量下沉到基层参与组织工作,并以基层工作者为中介、


以基层群众、社区居民为主体,通过组织化、自组织化、群众化的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宣传活动;三是探讨生产宣传与发展传播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阐释这种新闻理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发展历程中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这种扎根于本国国情的生产宣传,更强调围绕生产和生存问题,发挥本国不同地区民众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在政治与技术、宣传与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中,以勤劳革命与尊严政治的方式来获得发展,这是一种第三世界的发展新闻学,即用宣传手段服务于生产社会发展的传播理念。生产宣传作为一种基层传播形式,其传播过程也是主体塑造、政治动员的过程。不是自上而下的现代启蒙和现代化“灌输”,而是群众参与新闻生产、成为内容生产的主体,这改变了大众传播中受众的被动状态,借助组织传播和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办报”,也使得新闻实践本身带有政治民主化的意味。因此,生产宣传是一种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新闻学。 【总页数】11(P5-15) 【作 者】张慧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G210.9 【相关文献】

1.试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r——以《人民日报》融媒体新闻产品为例2.探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以《人民日报》融媒体新闻产品为例3.探析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人民日报》融媒体新闻产品为例4.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历史


轨迹与新闻实践5.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基层传播视野下的妇女生产实践——以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X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