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扁平化管理》,欢迎阅读!
扁平化管理是企业为了解决组织形式在现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原来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有效办法是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也可以理解为:以前5个人吃10个包子,现在5个人可能吃20个包子、或者100个包子......!
随着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80年代曾经登陆中国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又一次被人们重新认识。作为改善护理服务中最重要部分,就是建立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责任关系—即改革护士分工方式,每个责任护士均负责一定数量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面负责。这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责任护士为所负责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服务,对病人全身心健康给予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
2010年3月,医院护理部本着“自愿报名,评估考核,成熟一个开展一个”的既定原则,脚踏实地地开展和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0年2月进行了医院总动员,2010年3月胸外科病区在外科推荐和护士长自荐下成为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在此我们将胸外科病区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跟大家分享。
1、病房概况
本病区由胸外科(20张床)和整形外科(20张床)组成。 工作量初步统计:
2010年1-9月:出院人数:150-200人/月 手术量:95-120台/月
护士配备:护士16人,其中工作年限1—5年的10人,6年以上的6人。 既往排班:分为办公室,辅助班,一级护士及另外二组责任护士。由于采取大轮班,且年轻护士多,工作1—5年护士正处于生育阶段,导致护士的流动大,因而病人缺乏连续的护理,护士工作缺乏连贯性,对病人病情掌握不全面。
2、护理排班模式更新带动其他工作
在开始更新排班模式的同时,对本病区的工作常规、职责、流程、内容和要求等各个方面都给予重新修订,带动其他工作全面更新。
基本形式:每日日班护士7-8名:责任护士6-7名。办公室护士1名; 小夜班2名,大夜班2名;休息4-5名
排班原则:实行扁平化,小包干形式,全员参与分管病人,每位护士负责两间病房,管6—8位病人,负责所管病人的一切治疗及护理工作。
适当调整:护士分管病人长根据病人情况以及护士的年资高低进行个别调整,尽量做到班次相对连续,分管病人相对固定。
3、质量监控:
在护理部和科护士长的指导和督促下,护士长负责实时监控。
病人反馈:通过对病人的反馈,了解病人对自己的责任护士的知晓度/了解度,责任护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从而反映出该责任护士对所承担病人护理责任的胜任度以及是否符合责任护士的工作职责与标准;
护士反馈:通过抽查责任护士对主管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或高护理级别等重点病人的病情汇报,了解责任护士对诊断、治疗、观察和护理的掌握情况。
质量督查:按照卫生部分级护理标准、上海护理质控中心的质量标准和中山医院的各项质量标准,抽查重点病人的分级护理落实情况、管道安全、给药安全、感染控制以及健康教育知晓度,每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并落实到人。
观察和调研:同时本病区还利用实习学生力量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病人呼叫铃次数的调研和输液速度符合率的调研;从这些调研中反映出责任护士深入病房,主动解决病人问题和满足病人护理需求的程度。
4、体会
4.1排班模式、工作任务分配、工作时间表的制定都以病人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护患沟通,拉近了护患距离,增进了护患间的相互理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让病人真正称道的护理质量。
4.2加强了每一个护士的责任心:责任护士要熟悉分管床位每位病人的全面情况,护患相对固定,强调连续护理,同时更易完善护理病历管理。
有利于培养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提高观察能力、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
4.3营造了医护协作和和谐氛围:责任制护理有利于配合医生做好临床工作,能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治疗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疾病的动态信息,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协调医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4.4 有利护理管理更上一层楼:护士长质量监控,能够落实到人;护士长有的放矢开展新业务和强化管理要求;护士长根据护士的高低年资不同以及病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T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