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巴金)笔记

2023-05-10 14:4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巴金)笔记》,欢迎阅读!
巴金,文学史,中国,笔记,现代


巴金

一、概述

巴金本命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1927年巴金在法国写下了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中篇小说《灭亡》。文章塑 造了无政府主义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实的描述了自己从参加社会运动以来的心灵历程。正是由于《灭亡》的震颤的反响使巴金顺利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在巴金的创作成就中,中长篇小说的创作占了主要地位,其中又是以两大题材的系列创作最为显著。其一是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题材系列,包括:《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火》的第一部、第二部。其二是表现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的腐朽和罪恶的题材系列,主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还有《憩园》《寒冬》

《新生》是《灭亡》的续篇,着重刻画了杜大心的好友李冷成长的道路,曲折的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的心理变化过程。

《爱情三部曲》分别由《雾》《雨》《电》三个中篇组成。着重描写了一群不满现实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恋爱与斗争生活。作家有意模仿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创作方法,力图在人物的恋爱过程中把握他们的真实性格,暗示出他们对人生,革命以及信仰的态度。《雾》写了两个性格相反的知识分子,一个是革命者陈真,他全身心的投入革命;另一个是周如水,他对生活缺乏追求的勇气。在《雨》中他们的朋友吴仁民成为了小说的主人公,他热情洋溢,精力充沛,对现实充满激情,但又为找不到正确的斗争方式而满心焦躁。作家通过吴仁民的种种变态心理的刻画,相当深刻的揭露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愤怒的批判,也给空谈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辛辣的嘲讽。《雨》是《爱情三部曲》中结构最完整,人物心理也剖析的较为深刻的一部。《电》写的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福建从事无政府主义的活动。在这部作品里面,吴仁民已经获得了正确的信仰,雨另一个理想女性李佩珠在一起。

《激流三部曲》凝聚了作家少年时代在封建家庭中获得种种生活印象与人生经验《激流三部曲》是一个整体,以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地主家庭为背景,写






了封建家长们如何利用旧式家庭教育与伦理观念,野蛮地统治着这个黑暗王国里的子民们,把一个个善良、懦弱的青年男女推上绝路。他们用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挥霍祖上遗留下来的产业,最终也挖空了家庭的根基,是这个大家族在风雨飘摇中自行崩溃。

《憩园》是巴金在抗战后期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它将《激流三部曲》中的一个纨绔子弟的故事进行了移植与重新创造。小说的主人公杨梦痴与《激流三部曲》中的高可定是同一个生活原型。

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也属于家庭系列的,但 已经完全摆脱了高家大院的阴影,而去展示一个“五四”新文化背景下的新型家庭的破碎。

除了中长篇小说外,巴金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故事大都由第一人称来叙述,语言中 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再加上悲惨的结局和戏剧化的情节,使作品蒙上了一层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代表作有《复仇》《光明》《电椅》等短篇小说集。

巴金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有《海行》《旅途随笔《忆》《旅途通讯》《生之忏悔》《点滴》《黑土》等。

19291941年是巴金创作的感情爆发期,而19421949年则是创作风格稳定期。而主要标志就是小说《还魂草》的发表。之后还创作了《火》第三部、《憩园》《寒夜》等,它们代表了巴金所追求的美学理想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这种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一个标志,是“家庭”这个概念的涵义在巴金小说里发生了变化。与题材的变化相应的是,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热情逐渐向塑造平凡小人物转化,这是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二个标志,其转折点也是《还魂草》巴金创作风格演变的第三个标志,是作家创作情绪的变化,人道主义的思想越来越现实出它的本色。抗战后期的创作反映了巴金以“人类之爱”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人生观,以其比较成熟的表现方式,宣告了它的最后形成。 二、《家》

《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描写了中国年青一代在封建专制文化的传统中如何被吞噬,或者由挣扎到斗争的不同命运的生活历程。

作品中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的人格化,所以他的盛荣与衰败都取决于制度身的盛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R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