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工人阶级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转换》,欢迎阅读!

工人阶级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转换
许叶萍;石秀印
【期刊名称】《学海》 【年(卷),期】2006(000)004
【摘 要】随着中国变成世界工厂,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形成问题被提到了日程.本文根据实证材料,分析了工人阶级形成的两种前景,以及何种因素决定着会走向哪种前景.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内,为现存体制所容纳,那么工人阶级就不会形成;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外,与现存体制对立,那么工人阶级难免会形成.决定工人行动导向的是社会体制能否对工人的诉求进行合理回应,能否在回应困难的时候对现存体制进行修改,以期实现工人所期望的社会公平.鉴于目前体制的合理回应能力与动力之不足,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已经被启动. 【总页数】13页(P27-39) 【作 者】许叶萍;石秀印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北京,100088;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0 【相关文献】
1."体制内竞争"与"体制外竞争"并举的考试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J], 陆建明 2.体制内转换与体制外输入: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短期策略 [J], 田丰韶
3.体制内维权还是体制外抗争?——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冲突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J], 李艳;孟凡强
4.论“体制内”和“体制外”武术对武术段位推广的影响——兼论武术段位制的发展方向 [J], 刘建华
5.体制内、体制外,都不欢迎“半心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R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