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应该怎么写

2022-10-04 16:5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摘要应该怎么写》,欢迎阅读!
摘要,应该,怎么,论文
论文摘要应该怎么写

论文的摘要,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其次,摘要应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精华、结论,是池塘里的大鱼,是精简提炼的、直接了当的、直接陈述的、不带自评的。不是引导的、次要的、非文章主旨的、与文章无关的、罗罗嗦嗦的、远远道来的、含糊不清的、莫名其妙的、自我吹嘘式的东西。

再次,论文的摘要也应讲究意思完整、语言流畅,做到有头有尾、有条有理,让人看得清楚明白。

另外,理工科论文的摘要,一般应交待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论。 论文摘要写法

摘要:简洁、具体的摘要要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

对象——是论文研究、研制、调查等所涉及的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论文的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问题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确立与目标的定位。

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手段、程序,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

显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被检索的窗口。

中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1.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中文摘要字数为200-300字,英文摘要为100-150words 2.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新的信息,即新立题、新方法、结论与结果的创新性等 4.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研究成果的,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5.不以数字开头,中英文必须对应


举例:

题目:声带振动功能模式识别

摘要:应用小波变换估计传导语音的谐波噪声比(具体方法),研究了不同发声方式、发音及声带病变对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影响,并与口腔语音的谐波噪声比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对象),发现发不同元音时,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是5bB,口腔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为20dB;不同发声方式的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可达18dB,口腔语音的变化范围为12dB(具体结果)。结果表明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声带振动模式,是一种研究声带振动功能和模式及喉部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具体结论)。

关键词:口腔语音;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小波变换 2)英文摘要实例

EEIdentificationofvocalcordsvibrationfunctionsandmodes

Keywords:humanvoice;transmittedsound;harmonictonoiseratio;wavelettransform 中文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而全面的概括,能够让读者迅速总揽论文的内容。与题名一样,摘要也是各种数据库中常见的检索对象。

简练而具体。摘要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且尽可能地简练。摘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00字。摘要的开头要提出最重要的信息(但不要重复题名)。它可以是目的或论题,也可以是结果或结论。摘要里最多只需包括4个或5个最重要的观点、结果或含意。节省摘要篇幅的方法:

1)不要把本学科领域中的常识性内容写入摘要,但也不要过于深奥,令一般读者难以明白;切忌把应在前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

2)一般也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对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3)除实在无法变通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4)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非评价性。报告研究结果而不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不要在摘要中对论文内容做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连贯性和可读性。采用条理清晰、措辞有力的形式写作。尽可能地使用第三人称来取代第一

人称。避免使用缺乏实质信息的“万金油”语句(例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或者“由此推断...”)。

一篇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应该包括: 研究的问题,如果可能,用一句话表达;

被试,详细说明相关特性,例如数量、类型、年龄、性别、种类等;

实验方法,包括仪器,数据收集程序,完整的测验名称,使用的任何药剂的剂量和方法(特别是当使用的药剂是一种新药剂或者对研究很重要时);

结果,包括统计水平的显著性; 结论、含意或应用

实验研究报告的摘要示例如下:

研究了高频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被试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20名。4种启动类型分别为形似启动、音同启动、义近启动和无关启动。启动字的呈现时间(S)分别为435785145ms。实验1中,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是否是动物名称,实验2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字的读音是否为“yi”。用NV分析了不同S条件下的启动效应,发现高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序为字形—字义—字音。这一结果说明了高频汉字的字义可直接由字形特征获得,语音是自动激活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Np.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