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的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的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作者:韩娜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新情况、新挑战的不断出现,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借鉴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人的的社会化目标的核心是形成自我,其目在于使人成为“有目的的行动者”,成为自觉的社会人。这一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本文从人的社会化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人的社会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内在联系,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寻求新的思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社会化理论;系统化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化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目光更多的投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要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自我”。人的的社会化目标的核心是形成自我,其目在于使人成为“有目的的行动者”,成为自觉的社会人。从这点上看,这一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人的社会化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人的社会化理论概述
“社会化”概念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过程。狭义理解是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在广义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学者一般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人的社会化理论解读
(一)人的社会化目标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目标理论有相通之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能使生活在一定条件下的人,需要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丰富的社会关系、充实的精神生活,并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取向上,既坚持全面又有所侧重,既发展特色又互不替代,以全面方式发展自己。社会学中对人的社会化内容提出全面的要求,包括掌握生活技能,遵从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扮演社会角色等。达到这一目标,实际上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工作赋予人的社会化目标理论以政治价值规定
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价值观包括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个体价值是促进以主体性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其社会价值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中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其政治价值。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政治功能,系统地对广大青年进行主旋律的教育,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这主要是通过促进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角色的认同而实现的。由于社会化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道德有理想的接班人,所以我国的和谐社会运行的前提是要按照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标准培养、塑造完善个体人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人的社会化目标理论赋予了政治价值上的规定性。
(三)运用人的社会化目标理论能更全面、更透彻地阐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大学生处于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的阶段,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与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等。处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主要是在学校里活动,学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影响的时期,对个体今后的人生有重要的影响。人一出生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的成长逐渐有了自我意识。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概念化”。将“客我”转化我“主我”,因为大学时期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基本特征和目的在于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人的社会化理论不仅指明了人在不同生命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化任务,而且提出相应的社会化途径和方法。这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其实效性有借鉴意义。
三、人的社会化理论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个人要拥有完善健康的人格依赖于其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环境条件。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对于处于成年早期的大学生来说,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成为最重要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环境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体现其实效性,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新合力,以增强持续的教育实效性。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都会影响其学习状态和人格发展。根据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在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服务,把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G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