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和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

2022-10-26 15:09: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和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欢迎阅读!
教育研究,准则,对象,特点,及其
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和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



三、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一)教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其特点如下:

境域性。教育研究对象的境域性是指教育研究的对象开始从传统的实验室转向各种形式的生活、工作学习现场中,既重视内在效度,也重视外在效度。

整合性。教育研究对象的整合性是指学者、教师和行政人员三方面协调研究,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研究

模糊性。教育研究对象的模糊性是指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态度、行为的复杂性,就要求在研究中要注重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结合。

四、教育研究的基本准则

(一)客观性原则。(根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要坚持尊重教育事实,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根据事实本来面目加以考察,排除一切主观偏见。具体要求如下:

①由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复杂性,无论是选题还是搜集资料都要全面细致,防止以偏概全。

②分析资料要客观考量、深入探究,用事实说话。

③实施研究要遵循规范程序,运用科学方法,以便他人能够检验核实,重复研究

④推断结论要从研究的客观事实和客观结果出发,避免主观倾向和主观臆测的影响和干扰。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教育研究要力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或在实践操作中有所改进,具体要求如下:

研究者要有创新意识,研究选题要新颖。

②要在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要注重对传统教育研究方法的批判和继承。

1




③要敢于探索未知领域,要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和结论。

(三)公共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表达教育研究研究程序、方法和成果时要用明确、清楚的文化符号,以保证同行专家了解整个研究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研究者要把握追踪学术发展的脉络、立足相关领域的前沿,注意在交流中辨析相关的概念定义,把握学者们形成的共识。

②对于一些尚有争议或语义模糊的概念,在研究报告中应作出自己认可的定义贯彻到底。

(四)操作性原则(下可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教育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语义规定,以便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考察。

理论上讲,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构造出操作性定义,即描述被定义事物的可观测到的具有独特性的特征。不过,在教育研究中,人的种种复杂因素使得研究者不易给某些概念下操作性定义,这就需要研究者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更多的创造性努力。

(五)检验性原则

检验性原则是指同行专家在相同的研究条件下,依照相同的程序和方法重新进行研究,应能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果。

(六)伦理原则

伦理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能造成对被试权利的侵犯和身心健康的伤害等,具体要求如下: ①要尊重被研究者或被试的意见,尊重其选择。 ②确保被试的个人隐私受到保护。

教育研究不能构成对参与者身心的伤害,如果研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或可能对被研究者身心造成伤害,研究者一定要预先告知,让被研究在充分了解可能存在的研究风险的前提下自愿参与研究

④对与研究对象因研究活动而受到的任何形式的不良影响,研究者必须负责采取措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予以消除。

研究目的与研究结果必须保证被合法、正当地加以利用。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研究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的原则,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具有要求如下: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j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