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院护理查对制度》,欢迎阅读!

医院护理查对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输血、手术、有创诊疗、用药等关键流程中,严格执行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至少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二)护理人员核对患者姓名时,请患者本人说出姓名;婴儿、昏迷、语言障碍等无法沟通的患者,请陪同家属说出患者姓名。
(三)应用条码身份腕带的病区,患者入院时经核对身份后为其佩戴身份腕带,并告知腕带重要性,避免随意取下;进行操作时,通过扫描腕带核对患者身份。
(四)护理人员执行用药医嘱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作前中后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ID号)药名、剂量、用药时间、用法、浓度药品有效期,并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五)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检查药品质量,是否有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等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查看药品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六)给药前,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精神药物时反复核对;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七)取血时,与输血科发血人员按照流程认真核对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成分、交叉配血结果、献血者编码、血型、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等内容,检查血袋及血液质量。
(八)输血前,须有2名医务人员持患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
血袋,共同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成分、输入量、交叉配血结果、献血者血型及血液有效期,并让患者自述姓名和血型,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后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九)手术室人员接手术患者时,与病区护士共同查对科室、姓名、床号、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用药、术中带药、病历相关资料,检查术前准备完成情况。
(十)麻醉前、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对照《手术安全核对表》内容逐项核对,共同签字。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敷料、器械等各种手术用物,术毕再次清点一次以上物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d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