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国际关系概论

2023-07-30 04:37: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概论》,欢迎阅读!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概论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概论

摘要:女性主义属于社会学范畴,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其它各类学科发展的日益加深。本文正是针对女性主义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影响的研究概述。



关键词:女性主义 国际关系 发展

政治是男人的政治实际上,与国际政治相关的词语确实也充满着男性特征的表现。·蒂克纳Ann·Tickner《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Gend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一书中提出:国际政治是男性的领地现实主义理论男人之见masculine perspective。正是基于这种现实,女性主义真正融入国际政治领域的时间是比较晚的。



一、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的形成背景

70年代早期发生的石油危机等事件开始促使国际政治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相互依赖和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的活动上来。同时,在这一时期,生物﹑生殖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质疑传统的安全定义;因性别不同而形成的国际劳动分工问题等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女性主义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国政治学界的关注。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解体及其意味的冷战结束,使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受到严重挑战。传统学术框架没有预见到﹑也没能很好地解释苏东剧变的发生及其原因。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事件进一步暴露出现实主义理论的缺陷:许多国家不再是为国家边界而战,而是因种族﹑宗教或民族认同等原因发生冲突;核战争中无赢家可言。传统的战争与和平观念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可以说,超越冷战的现实要求向国际政治研究提出了对抗传统观点的狭窄与封闭,将国际政治引向更宽容﹑更富包容性的思想和行为的新课题。超越深深地依赖于对认同和安全军事化理解的冷战为女性主义的尝试提供了新环境。



二、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苏东剧变及冷战的结束,恰逢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第三次争论时期,这也真正为女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次论战被称为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之争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第三次争论从各个方面重新审视国际政治的讨论并进一步推向深入,文化﹑伦理道德﹑认同政治以及个人等长期为传统国际政治所忽视的内容重新回归国际政治这些都为女权主义者挑战传统国际政治社会性别没有意义的假设提供了机会。



美国著名后现代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研究者克里斯蒂娜·西尔维斯特(Christine Sylvester)曾说:“第三次争论是我们的争论﹑我们的时机﹑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机会,是我们攀爬的树﹑我们形成的队列。女权主义者和一些国际政治理论




所提倡的是一种跨范式的争论和对话。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反映了二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反过来又受到世界政治济发展变化的深刻影响,也必然会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产生影响。



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

根据认识论的区分,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可以分为女权主义经验论﹑女权主义立场论和女权后现代主义等流派。



(一)女权主义经验

在女权主义经验feminist empiricism研究者看来,社会偏见引起歧视妇女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偏见,这种偏见产生的基础是由迷信﹑习俗﹑忽视或错误教育带来的错误信念和对妇女的敌视态度。



用女权主义经验论的方法论来分析国际政治时,就形成了女权主义经验论国政治理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妇女被排除于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领域之外,要实现男女平等,就必须克服这种不平等状况,将妇女结合进当代社会的主流。



从认识论上说,女性主义经验论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保守派。作为一个比较温和的女权主义流派,它的观点较容易为传统学术所接受。



(二)女权主义立场论

女权主义立场论feminist standpoint认为,由女权主义理论展现出来的女的经验是妇女能够提供比男子更完整和更少歪曲知识的基础。女权主义立场论者的认识论来源于黑格尔(G. W. F. Hegel)对主人和奴隶关系的论述,认为人类活动或者物质生活不仅构成,而且限制了人的思想。女权主义立场论者反对放弃妇女的经验,主张妇女通过斗争来展示从她们的社会经验中产生的社会景,并且认为这些社会图景比那些从统治阶级和种族主义男性的社会经验论中产生的内容更真实﹑更可靠。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国际政治的传统主题﹑范式以及解决方法,全部来自男性的世界观,即只钟情于国际政治冲突的一面。女权主义必须重新规划国际政治:权力被定义为赋权;安全被定义为保护发展和生态利益;反对国际政治是只涉及安全与战争的高级政治的观点。对国际政治的重新规划是通往更好地理妇女和国际政治的重要一步。



(三)女权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中心在于解构西方文化,强调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部分学者采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妇女地位﹑男女平等等问题,从而形成女权后现代主义feminist postmodernism它致力于解构妇女




这个虚构的概念。在这些学者看来,女性经验同男性经验一样,受到阶级﹑种族﹑民族和地理等观念的深刻影响,平等意味着相同,而生活中相同是相对的,差异才是绝对的。



后现代的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可分为两种途径:女权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女权主义(postmodernist feminism。前者倾向于强调包括以主权人呈现出来的连贯的自我并依附于后结构主义;后者所持的是一种女权主义立场论和女权主义后现代怀疑主义之间的妥协立场,即我们如何能够将妇女置于中心,同时又不将包括妇女在内的任何东西置于中心?这也引出了后来对移情合作empathetic cooperation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詹姆斯··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李英桃.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石斌.对国际关系的一种女性主义诠释评《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性别》[J].美国研究19964.



[4]崔志英.性别与国际关系:有关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构的可能性探讨[J].世界经济政治2003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c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