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光脚板》

2022-08-17 11:3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语言《光脚板》》,欢迎阅读!
脚板,小班,语言
领域 活动来源 设计意图

语言 省编教材

活动类型 儿歌 实施时间

活动内容 2019.10.18

光脚板

在小班幼儿学习过《我的小脚丫》《小脚丫的旅行》和《手脚总动员》以后,他们对于脚丫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仅仅只停留在知道脚的部位、脚的触感那是远远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了,因此语言文化的魅力也由此而来。在《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引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光脚板》这首儿歌非常符合小班段幼儿学习它是三段式的儿歌,不是简洁、易懂的,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在儿歌中通过光脚板踩出各种洞洞的比喻,引导幼儿发现儿歌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念诵儿歌的兴趣,能为后继的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中光脚板踩出各种洞洞的比喻,学说儿歌。 2. 感受儿歌的趣味性,喜欢反复念诵儿歌。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理解儿歌中光脚板踩出各种洞洞的比喻,学说儿歌。 感受儿歌的趣味性,喜欢反复念诵儿歌。 经验准备:丰富有关田坎的经验 物质准备:

1.幼儿一起寻找周围的泥地,并挖泥带回班中。 2.踩泥视频《光脚板》音频(省编教材)。 3.挂图、田坎图片、饭碗、小船、大蒜卡片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幼儿在实物中观察到想象的物品,再联系PPT图片支架,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一、玩泥尝鲜,引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前两天在用脚沙子里踩过是什么感觉?在草地上踩过又是什么感觉?

2.出示一盒泥,体验在泥巴里的触感,发挥想象。


教师和个别幼儿在泥上用手指留下各种印迹,引导幼儿观察印迹像什么。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玩一玩,如果你用手印在泥巴里会有什么感觉?像什么? 二、观察画面,理解图意

1.设想小脚踩在泥巴上留下印迹,引导幼儿说说像什么,引出儿歌。

播放视频谁想用自己的光脚板也来玩一玩?说一说,像什么?

,如踩个窝做 XX踩个坑做 XX,踩个洞洞做 XX。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用脚丫踩出了什么?像什么? 三、聆听儿歌,乐学思考 1.教师朗诵儿歌,提出问题

提问:什么叫“田坎”,它是什么?(教师出示,解释田坎用来是田和田之间的小路。 提问:光脚板在田坎上踩个窝窝做什么? 提问:光脚板在田坎上踩个坑坑当什么? 提问:光脚板在田坎上踩个洞洞种什么? (教师依次将“碗”“小船”“大蒜”卡片贴于挂图上)

2.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幼儿结合挂图跟念儿歌。

四、巩固经验,互动体验 师幼互动:

1. 教师分别隐藏“碗”“船”“蒜”图片个别幼儿挑战朗诵。

2. 教师隐藏以上三张图,教师念前半句,引导集体幼儿说出后半句。


3. 教师隐藏整张挂图,幼儿集体朗诵。 活动延伸:

区域投放:小朋友的书——我自己》 26 “光脚板”和图示句卡,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儿歌,引发思考:还有什么像光脚板踩下去的小脚印呢?你一定还要许多答案,请在活动后和小朋友、老师分享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bM.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