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模拟试题A卷》,欢迎阅读!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反杜林论》 D.《国家与革命》
2.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 )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 B.世界观与方法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 D.政治与经济 3.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4.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 D.矛盾的斗争性
5.“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6.“我思故我在”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7.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 8.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9.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12.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人是符号动物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 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劳动力成为商品 15.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6.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
A.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 17.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
A.垄断 B.剥削 C.国家 调节 D.对外掠夺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
18.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 )
A.“参与制” B.公私合营 C.建立垄断银行 D.相互联合 19.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 )
A.议会制 C.两党制或多党制 B.分权制 D.普选制 20、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C.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D.全体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2×10=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 )。
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的学说 3.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 )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关系 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因为( ) A.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的性质 B.它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的性质 C.它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D.它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7.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
A.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构成的理解是( )
A.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C.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构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T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