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资本论》的经典地位和理论价值》,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本论》的经典地位和理论价值
作者:李新
来源:《前线》2014年第02期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深刻而急剧的变化,迫使人们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做出反思,囿于理论上和方法论的局限性,古典经济学面临困境,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劳动价值论迫切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资本论》诞生了。
《资本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资本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解释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自1843年开始经济学研究后,几乎考察批判了历史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所有文献,包括古代的、重商主义的、古典的、庸俗的和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1857年,在《导言》中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较为完整的“五篇结构”设想,后又对“五篇结构”作了进一步调整,提出“六册结构”计划。1862年年底,马克思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单独出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名称只作为副标题”,之后形成了现在的《资本论》的“三卷结构”。
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的“序言”中,马克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作了如下说明: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占首位。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正是它决定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经济地位差别,以及他们间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统一体来把握,探索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科学地阐明物质生产和整个经济的运动发展规律。自《资本论》问世以来,很快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爆发的金融经济危机,一再证明《资本论》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资本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本论》第一卷是论述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这里所说的直接生产过程,是与流通过程相对而言的。资本的生产过程,是指个别资本家企业的生产过程。资本家企业的生产,被假定为既能够购买到生产资料、雇佣到足够数量的无产者,又能把生产的商品销售出去,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一卷所分析的经济问题,是资本家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所发生的经济现象。
《资本论》第二卷的内容,是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的。资本流通的本质与一般商品流通有根本区别。个别资本家企业要不停地进行生产,必须使他的资本不停地运动,依次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再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由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形态的变化完成资本的循环过程,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停止,生产也就停止了。资本在循环和周转中,资本家相互购买和出售生产资料,资本家还要向生产他们所需要的消费品的资本家购买生活消费品,工人要用他们所得到的工资向资本家购买生活必需品。因此,生产出来的商品按其经济用途,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再用于生产,另一部分作为消费资料,用于满足资本家和无产者的生活消费。当然,这两种消费的社会性质是不同的。由于商品的经济用途不同,生产这些商品的企业也分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资本的流通过程也被假定为资本家的资本能够正常地运动。第二卷所分析的经济问题,是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
《资本论》第三卷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工人创造出的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的利润;经过竞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还有地租,这些经济既不只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也不只是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而是在生产和流通统一的基础上发生的经济现象,第三卷就是分析这些经济现象的。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资本的生产过程离不开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也离不开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
《资本论》通篇贯穿一个基本的经济范畴,即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雇佣劳动,工人为资本家生产出商品,同时也生产出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工人只得到与其劳动力价值相等的工资,用以维持自己及家属的生活。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积累,以扩大其再生产的规模,另一部分用以满足其生活的需要。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或采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或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无产者所需消费品的价值便宜从而使劳动力价值便宜的方法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流通,加速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总商品资本在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实现,不仅是为了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且是要把剩余价值实现出来。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资本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与各部门资本相适应,剩余价值也有不同的形式。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息、地租等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由于把剩余价值这个经济范畴贯穿全书,所以,《资本论》的体系不仅完整,而且科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本论》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有关经济规律,虽然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揭示出来的,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如果舍去其资本主义实质,对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来说也是适用的,也可以用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在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基础上,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设想,例如关于生产资料社会化,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蔡庆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T1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