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阶段性总结

2022-11-13 12:2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阶段性总结》,欢迎阅读!
阶段性,小学生,有效性,小组,总结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阶段性总结

姚迪斌

自通过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活动方案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已有接近一年的时间,将一年来活动的开展情况做以简要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校之所以选择“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这个课题进行实验研究,主要是因为受传

统教学习惯的束缚,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的少,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思考、实践、发展的机会,压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和科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合作学习就是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学、去问,在讨论、思考、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过程

实验伊始,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领导小组和一年级语文老师为成员的

实验工作小组,组织人员精心编写了实验方案,保证实验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

第一阶段是酝酿、研究探索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理论成立课题研究机构;

制订计划,开展小组合作研究探索课,撰写心得。

第二阶段是发展提高阶段。主要任务是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经验,结合实际

灵活运用,各成员上好示范课;录制优质课例,积累资料,继续撰写教学心得和经验论文。 第三阶段是深入探索,形成有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阶段。主要任务是研究“小组合学习”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具体实验、研究、撰写实验报告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学、去问,在讨论、思考、实践中掌握知识。实验期间始终坚持间周一次的教科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心得交流会,进行听、说、评、备活动。 心得交流: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实验的新动态包括收获体会、疑难困惑、共享收获的喜悦,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公开教学:围绕课题目标开一节研讨课,执教者和指定一名成员分别为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中心发言人,其它成员共同参与听、说、评。公开教学旨在落实课题目标,力求目标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际融于一线有机结合,保证有备而开、有备而听、有备而评。 开课:不包装、不作虚、不应付、真实展示教与学的过程,自然暴露学生的思维轨迹。 听课:听有反思、不讲客套、不回避问题。 备课:集中集体智慧,实施“主备课人—集体研讨—修改教案—课堂”的先周备课模式,为下轮的教学集中备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探讨落实课题目标的方法、途径、探讨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以及如何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题形成组成员在活动后对以上环节所做的笔记进行整理,作为实验过程的第一手材料。

三、实验成果

1、课堂的组织纪律性明显好转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使课堂的组织纪律性大大增强,课堂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学生们不但自控意识显著增强,而且能够相互监督,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2、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

小组合作学习锻炼了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攻克难题的品

3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中如:我们老师经常交流,进行对比实验。课后共同砌磋、研究、取长补短,提高实验质量,开展说课,评课活动。每次听课后组织评课时,先让上课的老师说课,然后实验组老师根据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评课活动,解决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到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为止。


4、参与展示,辐射推广。 通过系列课堂研讨活动,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出我校精品课堂模式,并在校内进行展示,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渗透给每位教师,激发教师进行教研教改的热情。 5、灵活运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

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们认为,好的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科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教学中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教学中我们力推高效、简约课堂模式的创建和实验,引进东庐课堂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模式的优化、创新,形成了符合学科特点的、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益的提高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增强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Qw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