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品质标准化》,欢迎阅读!
一、 品质标准化的意义
品质标准化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方面:
(1) 作业方法的统一,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2) 将技术和经验做成标准文件,避免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技术和经验的流失。 (3) 有了标准文件更方面开展新员工培训。
(4) 工作中的每一步骤都有量化指标,保证了效率。 (5) 便于查找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以保证质量稳定。 (6) 作业工时容易计算,产量可靠,交货期有保证。 2、 设备使用方面
(1) 操作方法标准化,避免因误操作而造成损坏。 (2) 标准零部件容易购买,保养,维修方便。 3、 物料方面
(1) 标准件的生产厂家多,选择、购买较容易。 (2) 收货,无需进行特别的验收。 二、 品质标准的类别 品质标准的类别如下。 1、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企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分为两个部分:
(1) 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标准,包括物料、产品设计、工艺、设备、检验等技术标准 (2) 安全、卫生、能源、环保、定额等技术标准 2、 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主要包括营销、设计、采购、工艺、生产、检验、能源、安全、卫生、环保等与实施技术标准有关的管理事项。企业管理标准的落地形式包括品质手册、程序文件、管理规范等。 3、 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按岗位制定的有关工作品质的标准。企业应对各工作岗位上的重复工作事项制定工作标准。编写工作标准时,要充分体现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并做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 三、 品质标准的内容
品质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1) 制定履历:制定日期、修订原因、修订内容和修订日期’。 (2) 制定目的:为何要制定该标准。
(3)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的部门、场所和时间。 (4) 标准正文: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法。
(5) 附表附图:若仅用文字难以把任务的实施方法描述清楚,则可考虑用表格或图来进
行说明。
四、 品质标准的制定方法 完整的品质标准,对外可将其作为向客户提供质量保证的依据,对内可使质检人员及作业人员明确质量保证的要求。
(1) 品质标准要建立在客户认同的基础上,并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条件来制定。 (2) 品质标准可略高于企业当下条件下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宜过高,以免浪费资源。 (3) 制定标准必须有客观依据,必要时可通过破坏性试验取得标准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N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