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疫情下技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2023-02-11 03:1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突发疫情下技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欢迎阅读!
技校,爱国主义,疫情,突发,思考
突发疫情下技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技校大部分学生对祖国在疫情发生以来所采取的措施、表现的担当和展现的实力表达出高度认同,并认可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技校突发疫情下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较显著效果,进一步提出疫情下技校爱国主义教育应树学生爱国之情,立学生爱国之志,引导学生实践报国之行。

[关键词]突发疫情 技校 爱国主义教育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克时艰,一起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次疫情虽然可怕,但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看到了大国担当,也体会到了生命至上;看到了人生百态,也体会到人性的美好;看到了科技和大数据的力量,也体会到了决策的重要性。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及时利用这一战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技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技校推迟学生返校时间,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针对疫情下技校思政课开展情况,笔者对某技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在读一、二年级学生。本次数据采集网络派发问卷的形式进行,发送问卷384分,回收有效数据为360份。问卷采用五点记分制。此次调查问题包括:(1)疫情下,中国展现了大国担当;(2)这次疫情,中国政府以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3)疫情防控能力彰显了我国的实力;(4)疫情后,中国在世界将更有影响力;(5)中国是个大国,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也大,疫情的影响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6)经历疫情后,自己更热爱祖国了。目的在于衡量疫情发生以来技校学生对祖国的政治认同程度,检验疫情期间技校爱国主义教育成效。

表一:政治认同得分情况(N=360

由分值可见,接受调查360位技校学生,大部分同学对祖国在疫情发生以来所采取的措施、表现的担当和展现的实力表达出高度认同,并认可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发生后采取的线上思政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成效较为显著。

一、树技校学生爱国之情

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疫情防控进展的资讯每日更新,技校学生能主动或被动接收相关资讯。对技校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应透过繁复资讯引发同学们思考:疫情防控的政治保障是什么?疫情防控中,为什么我们国家能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什么我们国家能做全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通过思考和辨析,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党的领导是疫情防控的政治保障;制度优势让我们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爱国热情和优良传统让我们国家能上下一心共同抗疫。

疫情期间,爱国教育从传统课堂形式变成网络课堂和社交媒体互动等形式。教师应及时转变身份,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思辨、形成观点。只有经过思考的观点,才能转化为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起到指导技校学生行为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不偏不倚,保持清醒的头脑。


利用国际形势、他国防疫等客观事实,运用对比教学法,通过分析事实,引导技校学生充分认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增加技校学生的制度认同感。经历疫情,让技校学生更深刻理解四个自信,激发技校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

二、立技校学生爱国之志

新冠疫情发生后各种社会思潮活跃,网络情绪泛滥,青少年容易受诱导而发生观念的偏移。技校思政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及时关注重大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表达爱国主义情感。针对网络言论,辨析哪些是歪曲解读、情绪煽动、负面炒作。此外,针对西方媒体的挑拨言论,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政治目的。技校爱国主义教育应主动借助官网、公众号、新兴媒体等平台输出正确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错误言论的本质。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在课堂之外密切联系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疫情后,教育学生疫情防控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全社会的工作。利用企业生存发展现状等实例,让技校学生认识到疫情统筹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透过疫情,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疫情防控不是某国的事,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结合新闻实例,网络言论等培养技校学生思辨思维,避免狭隘的民族意识,针对个别网民就他国严重疫情而表现出幸灾乐祸的心态给予批判,防止学生受误导。技校学生爱国之志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我国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践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识我国在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所展现的大国担当,立爱国之志。

三、引导技校学生实践报国之行

疫情发生后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先进榜样人物,有技校学生耳熟能详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人物事迹。针对技校学生实际情况,在讲述先进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应结合讲述更多同龄人榜样事迹。比如00后抗疫一线的先进榜样;技校学生在自身岗位上生产抗疫物资参与抗疫等事迹;各行业平凡岗位上的年轻人坚守岗位共同抗疫;技校在校学生加入社区自愿者参与抗疫等榜样。身边的榜样更能促使学生践行报国。

技校爱国主义教育除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应立足促发学生的爱国行动。利用课后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行动力。如在疫情网课期间用镜头记录身边的抗疫英雄,用镜头介绍家乡的红色传统文化等。

突发疫情中的技校爱国教育有其特定的指向性。在此特定的条件下,对思政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终其本质是让技校学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与祖国同命运,爱国报国。

【参考文献】

[1] 刘慧.重大疫情防控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J].德育论衡.20206 [2] 蒲智勇.重大疫情背景下教师教育理念的再审视[J].教师教育学报20207 [3] 翁洁仪.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20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Nc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