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问题化学习》读后感》,欢迎阅读!
![整版,读后感,化学,问题,习》](/static/wddqxz/img/rand/big_90.jpg)
“教学目标”与“问题”的联结
人类有了“问题”,便学会思考,有了思考,社会才会进步。可以说,没有一项文明和技术不是在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循环中不断进步的。
“问题”与我们的教学也是关系极为紧密的。课堂上,我们总是通过“问题”指导学生学习,一步步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
《问题化学习》就实实在在教我们如何科学合理地将“问题”用于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妙的是本书于细节处也贯彻“问题化学习”的理念。例如,本书第二部分“行动”中的第二步“把目标转化为问题”,它为我们设立了“问题导学”窗口,分别是1.如何把目标转化为问题?2.如何实现系统的目标设计与系统的问题设计?3.如何根据分类表与课程标准定义问题属性?不仅本章节如此,问题化学习的设定的每一个步骤都有“问题导学”的窗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从自身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问题化学习”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更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它的理念。
在“认识问题化学习”章节中,斯坦老师谈到课程教学的四要素,即“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就“课堂中的问题通常指向课程教学的哪一要素”展开了头脑风暴,最后大家一致认可陆校长的观点:问题指向课程的全要素。
教学的内容、过程、评价不都是围着教学的目标展开的,不都是为达成目标而服务的,所以,我认为课堂中的核心问题都是指向目标的,至于要提怎样具体的问题就要和本课的教学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相结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备课时在网络上搜集课件资源时,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课件中出示课题后,有一张幻灯片会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但是这样类型的公开课到是没听过。这样做的好处,相信各位老师都能理解,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课堂教与学的目标指向,并且让目标成为师生共同检测教与学行为是否达成或者说达成如何的评价标准。那么问题化的学习是否也是类似的导向功能呢?
那么如何将目标问题化,本书给列了5个步骤。1.预设本课时学生的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2.根据估计的学生问题与先前制定的本课时的科学基本问题,规划用于课堂实施的本课时核心问题。3.设计教学过程,预设过程中的推进问题。4.优化推进问题为系统问题。5.运用分类学表将课时系列问题与目标建立联系。
这么一说,这样的问题化学习,我们日常过程中也在用,只是我们不知道没意识到。但我问题化的步骤与书中所说并不一致。我是先制定核心问题,就是本课时要解决什么问题,到底要让学生学会什么知识或者什么技能,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分成若干个步骤,依次制定层层递进的问题。我想着应该是教师备课时普遍的思路,我反思了一下,与书上的思路相比,我们还是站在教师教的角度思考较多,这堂课我要教学生什么。二书中的思路更过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可能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再将其中与本课时有关联的问题进行升华,变成本课的核心问题。这才是“生本课堂”,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问题化学习》这本书还有很多的很很好的建议,你去接受实践,那就是你的实践财富。你不用,不去试一试,那永远就只是一本手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H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