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学派评析

2023-01-18 04:3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方管理学派评析》,欢迎阅读!
学派,评析,西方,管理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等十个代表性的学派,并分析了不同学派思想对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学派评析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形成是企业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管理学社会经济文化展变化演进而来的。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到现在形成设计学派等十大理论学派,对这些学派进行评析,对我国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及实践有积极借鉴意义。

设计学派。该学派由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以及安德鲁斯提出,将战略形成视为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该学派前提是:战略形成应该是一个有意识思维过程;首席执行官就是战略家;战略形成一个完整观念时,设计过程才结束;战略是明确的。设计学派认为评估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是战略设计基本步骤,而现实中评估是很难准确的,一般说来优势比企业想象小,而劣势大。该学派认为战略与结构互相决定。但该学派没考虑何时制订、如何制订、何时停止战略,该学派将战略贯彻与执行分离。该学派的“报信观点”和着名的“SWOT”分析法作出了巨大贡献,意义深远。

计划学派。该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正式的过程,H?伊洛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中提出,战略包括四方面内容:产品与市场定位;企业经营方向和趋势;协同效果大于局部效果;竞争优势。该学派的前提:战略产生于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过程被分解为清楚的步骤;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个战略过程,战略实施由全体计划人员负责;战略应当明确制定出来,以利于贯彻。该学派也有不足,威尔逊提出了战略的大致错误。

定位学派。该学派将战略形成视为一个分析过程,由迈克尔?波特提出,其前提与计划学派前提没有重大分歧,但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例外:定位学派认为只有很少数的关键战略在某一既定的行业中合乎要求,这些战略可用来对付现在的竞争对手。定位学派的缺陷:战略制定贯彻分离;破坏战略学习;过分依靠硬数据;制定过程过分正式化等。

企业家学派。该学派将战略形成过程绝对地集中在个别领导者身上,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远见。该学派提出了“企业家精神”与“内部企业家精神”Pinchot1985。这一学派的前提:战略是企业领导人心中一种观念,是对组织未来的远见;战略的形成最好不是一个完全有意识的过程;企业领导人一心一意发展远见;战略是可以变化的;组织同样是可以变化的;企业家式的战略具有某种特殊的位置,这个位置不受市场竞争的冲击。不少学者认为,企业家学派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很危险的,它是以企业家个人的健康和幻想作为赌注,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被过分夸大了。

认识学派。该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心理过程。最早起源于Simon等的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学派认为:认识是无序的;认识是信息处理的过程;认知是制图过程;认识是概念形成过程;认识是构建过程。认识学派认为了解战略形成过程,最好了解人的心理和大脑,从这个意义上讲,该学派研究内容对认识心理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对战略管理研究贡献是有限的。

学习学派。该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一个应急的过程。查理?林德罗姆的《“蒙混过关”的科学》是这一流派的开始,詹姆斯?布雷恩?奎因于1980年出版的《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是该学派的新起点。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战略规划和执行界限变的不可辨别;学习以应急的方式进行;在管理战略学习过程可能出现新战略。但是,学习过分强调可能会使一个连续的和完美的可行战略遭到破坏。这一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战略。 权力学派。该学派把战略视为一个协商的过程。见之Allison微观权力学派)Macmillan《论战略的形成:政治概念》等论着。这一学派认为:权力和政治使战略形成具体化;微观


权力把战略决策视为利益集团和联盟之间通过说服、讨价还价以政治对策形式表现的相互作用,在任何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都不具有支配地位;组织通过战略操纵和各种网络联盟中的集体战略,促进自身的利益。该学派过于过分集中在联盟分裂和局部问题上,权力学派可能忽视正在形成的战略模型。

文化学派。该学派认为战略是一个集体思维的过程。英国安德鲁.佩蒂格鲁等揭示了文化因素在战略中的重要性。美国学者巴内(1986)提出文化是企业对付对手最有效最坚固的壁垒。文化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社会交互的过程;个人通过文化潜移默化适应过程;组织成员只能部分描述巩固着的组织文化信念;战略采取观念而非立场的形式;组织观念体系不鼓励战略改变。文化学派的缺点是其概念的模糊性,此学派的一个危害是可能阻止组织的必要改变。

环境学派。该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最早进行相关研究Hannan Freeman1977Danny Miller1979)等。环境学派认为:环境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角色;组织必须适应环境;领导负责观察环境并保证组织完全与之适应;组织群集在原所处的环境之中,直到环境资源不断减少,最终组织灭亡。环境学派的可能性弱点是环境的范围常常太抽象

结构学派。该学派认为战略是一个转变的过程。结构学派研究起始于Chandler(1962),其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有McGill研究Mintzberg,Miller等人。结构学派认为:组织可被描述为某种稳定结构;这种结构可被偶然因素影响向另一结构的飞跃;结构转变有某种周期;战略最后采取的模式都是依自己的时间和情形出现。结构学派给战略形成带来了秩序,尤其是有众多的文献和实践活动。 更多相关文档 ·浅析中小企业的优劣势及发展策略 (4600)·产品创新的市场拉动与技术驱动战略 (4871)

·高科技企业价值综合评估方**** (4919)·国企出售与债务承担问题探讨 (4678) ·论商业概念及其分类的创新发展 (9842)·企业特征的逻辑分析及启示 (4597) ·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组织结构选择 (5238)·浅析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 (3254)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产生的多视角探讨 (9281)·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 (4668)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 站长统计

С种行∑笠捣⒄沟挠呕菡撸唤徊阶澳埽褚馐叮岣哒焓滦徊郊哟笳斡牍娣妒谐弥刃虻牧Χ龋蚧鞑徽本赫徊嚼酶髦置教寮哟笮Χ龋缁岫灾行∑笠档闹种治蠼夂推缡酉窒螅岣咧行∑笠瞪缁岬匚?nbsp;

引导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企业集群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空间和特定的产业内,一群相互联系的企业及各种相关的支撑机构,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企业群体。在中小企业集群内,有关产品、技术、竞争等市场信息迅速在企业间传播,大量专业管理、技术人才聚集,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用人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区位品牌”优势的形成及营销成本的降低,从而有利于形成产业外部规模经济,使中小企业的优势得以发挥,劣势得以回避。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既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也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分不开。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规划,解决制约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发展的问题,扶持有潜力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小企业集群尽快形成,推动已经成熟的中小企业集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GY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