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妈妈》为例谈舞蹈中情感的作用

2023-01-05 20:1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中国妈妈》为例谈舞蹈中情感的作用》,欢迎阅读!
中国,舞蹈,作用,妈妈,情感
以《中国妈妈舞蹈中情感的作用

一、舞蹈情感的概念和表达特点 1.舞蹈情感的概念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和态度。美国著名心理学铁钦纳认为:感情是带有情感和情绪特征的基本心理過程。如爱、恨、欢乐和悲哀。例如,饥饿是一种感觉,一种与情感状态联结的感觉。也就是说,把情感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情感就是感情,狭义的情感专指介于情绪和情操中间层次的那个情感。 2.舞蹈情感的表达特点

早在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语言文字还没有发明的时候,中国舞蹈就已经产生了。通过肢体表现生产劳动、祭祀宗教、战争生活等,原始人通过肢体的运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他艺术来表现的。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尖锐,最单纯,又是最充足的表现。

二、舞蹈中情感的重要作用

舞蹈不是在演哑剧,它抒发着丰富情感,表现着深刻思想,表达着复杂内心,而能够支撑舞蹈内在魅力的灵魂就是情感。舞蹈没有情感的表现,那么舞蹈就没有任何意义,就偏离了舞蹈艺术的根本。 1.舞蹈中情感的主导性

情感是构成舞蹈感觉的纽带,舞蹈凭的是多情。舞感应以情为源,以情为本,也就是说感之以情,动之以情。而情的发展程度,可被视为检验一个舞者舞感好坏的标尺,为了能充分地展现情,要求舞者必须把动的绝妙、动的智慧、动的感觉从神经元渗透到末梢,从而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各种的冲动艺术化,展现在观众面前,与观众产生情感的交流,引起共鸣,最终寻觅出舞蹈的感觉美和情感美。舞蹈感觉是舞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反映,具有某种个性的,是发展变化的。


2.舞蹈中情感的重要性

舞蹈意境中情感是其生命的主旨。同样,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情感也发挥着其独特的魅力。舞蹈的创作过程是捕捉情感的过程,聚情感的过程,概括情感的过程,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是舞蹈家情感转化的一种形式。舞蹈不是为了寻理,但情以理为内涵,理以情为依托,凝思与舞,富哲与舞,并不悖与舞蹈长于抒情,拙与叙事的美学特征。

三、舞蹈情感的表达——以《中国妈妈》为例

舞蹈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舞蹈中的情感流露是整个舞蹈的精髓所在。笔者以《中国妈妈》舞蹈作品来论证舞蹈肢体与情感的关系。《中国妈妈》这个舞蹈作品,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妈妈抚养日本遗孤的故事,中国妈妈用统一的群体舞蹈形象,集中塑造了中国母亲的情感与性格。舞蹈的最大亮点在于编导关注人性的善良与宽容,歌颂母性的伟大与无私。舞蹈在动作语言、服装上的设计追求质朴与个性,贴近生活。 1.题材创作与情感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题材。《中国妈妈》创作来源于2005年第4期当代杂志上刘国强的一篇关于日本遗孤的感人故事。在这篇报道中真实的记录了19458月,日本战败投降时中国妈妈收留了日本遗孤的感人故事。这个作品塑造了中国妈妈对孩子的情感,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同时也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它是一部情感丰富,表演精湛,令人感动的舞蹈。这个真实的题材触动到编导的内心情感,通过激发的作用使编导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 2.作品表演与情感

1)灯光设计配合情感表现。舞台灯光是舞台演出的效果手段之一,是为演出的照明服务的。只有有了舞台照明,演出才能被看见,如果照明效果不佳会使演员和观众之间失去了联系。舞台照明是不同位置上的灯具在舞台上形成一个照明的场,提供特殊的艺术效果,现出形体的立体感,产生舞蹈的情绪和气氛。《中国妈妈》编导利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40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