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为宗旨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2023-01-05 11:2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以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为宗旨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助力,何以,信息化,宗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以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为宗旨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作者:蒲科

来源:《科学信息化》2016年第33

攀枝花学院图书馆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高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是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笔者以自身所在的攀枝花学院图书馆为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机构改革、服务模式、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环境建设和文化传等六个要素方面改革创新,六维一体、共同发力,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实践和示范效应。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机构改革;阅读推广 前言

攀枝花学院图书馆坐落于学校励志广场中心,依山傍水,秀美雅致。虽然其建筑面积仅1.68万平方米,可谓是真正的小体积。但图书馆接待读者量已超过100万人次/学年,学生外借图书量达17.28万册/学年,生均学年外借图书量达11.5册,电子资源访问量达1104万人次/学年,可谓发挥出了真正的大能量小体积、大能量是对我校图书馆建设现状最形象直观的描绘,它反映了我校图书馆极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利用效率,反映了图书馆这两年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创新发展的卓越成效。 1 改革机构设置,优化工作流程

根据现代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复合化、信息服务便捷化和功能多元化的特点,适应读者一站式服务和人本化服务的需求,改革原有垂直的、相对独立方式运行的机构设置模式,建设扁平化的机构组织,确保图书馆各项职能的落实和功能的发挥。

改革后的图书馆内部二级科室设置为三部一科:资源建设部、流通阅览部、系统技术部和综合科。资源建设部统筹负责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等各类文献资源的建设及采访;流通阅览部负责做好书库和报刊阅览室的日常管理及开放流通借还服务;系统技术部负责保障图书网络系统、网站、服务器系统和办公计算机等的维护运行;综合科负责做好图书馆综合行政管理工作,协调其他三个业务部门的运行,兼行文化宣传、阅读推广和信息服务。

归结起来,新的机构设置在顺应形势发展、力求组织高效的基础上,从优化资源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突显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工作宗旨,为在现有人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源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尽可能地挖掘职工工作潜能、释放图书馆服务效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打开了改革创新、充满希望的大门。

2 创新服务工作,推行大流通、全开架模式

新的全流通、大开架服务工作模式下,书库和阅览室从周一至周日每天早上800至晚1000全开放,每天开放14小时,每周开放98小时,延长开放时间一倍多。同时,允许读者背包进入图书馆的各个书库和阅览室,真正实现了读者与图书的零距离接触,图书馆资源和环境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纸质图书外借量一举扭转持续下滑的趋势,并连续两年实现大幅度增长,增幅度达64.89%;到馆人次亦逐年增高;电子资源访问量两年间增长4倍。极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利用率使图书馆在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了大能量 3 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构建满足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文献资源体系

文献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石。目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型,由传统单一纸质阅读向信息化条件下纸质阅读和移动阅读等多种方式并存转变[1]

为此,我们更加注重资源建设内涵质量,更加注重科学统筹,提高电子资源比重,优化资源结构。在纸质图书建设方面,采购经费逐年增长。图书主要以适应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以工为主、多学科兼容馆藏体系。在报刊征订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核心期刊和各学科专业的学术期刊的征订工作,突出期刊整体的学术性和前沿性。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年度采购经费连续增长,资源比重不断加大。订购《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硕士论文数据库、《超星图书、视频和读秀检索平台》和《维普期刊新平台》等多种数据库。 通过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目前图书馆图书文献总量达到439.61万册,有力地保障了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图书馆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服务与保障水平

现代大学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管理,以互联网思维重构图书馆服务体系,引入互联网+”的概念,满足用户对信息快捷、精准的要求[2]

为此,我们加快了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步伐。一是建成智能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语音播报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二是更换金盘图书管理系统;三是新建开放的多功能自习室,内设32台学生免费使用的学习电脑;四是购置使用歌德电子借阅机、电子读报机和云屏机;五是改版图书馆主页。

系列信息化、网络化项目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图书馆站在了信息化和现代化服务与管理的全新平台上,图书馆整个学习环境条件全面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1w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