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

2022-10-25 00:0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欢迎阅读!
百首,受降,七言,绝句,唐诗


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4、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远眺家乡。 【赏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风光;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风光、




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认真体会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鉴赏】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风光.举目远眺,曲折数十里的丘陵上屹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犹如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非常空寂惨淡。也使诗人非常剧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假如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哽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愁闷的目光拂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注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衬托出夜景的空寥孤独。“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迫。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衬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zM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