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分析论文》,欢迎阅读!

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分析论文
1、教育对象偏于狭隘。目前只有少数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须课程,大多数高校还是停留在针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高校要把正规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开设针对全校学生的课程计划。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加强和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加强与校外媒体的合作,提高媒体在素养教育中的参与度,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对媒介知识的讲述和媒介技能模拟操作。
3、媒介素养课程内容较少。从统计中发现,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开展媒介技能和媒介审美是媒介教育的基本,但也应当开展媒介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介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媒介素养和学科融合的课程较少,主要集中于媒介教育与外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
1、对课程标准及课程计划的研究
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主要规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范围、深度及其
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确保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形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各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逐步重视和研究的深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必将提上议事日程。课程计划是对学生所要完成目标课程的`所有学习任务的总体安排。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学分、课时、课程进度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研究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国内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并开发了很多校本特色教材,如上海交通大学自编的《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教材,着重从媒体的本质,传媒与社会,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等诸方面进行系统讲授。出教材外,还有各类媒介素养教育著作,如张开先生的《媒介素养导论》。各种媒介技能教学程序软件包,电影片,纪录片等都可以作为教材外的补充课程资源。
3、媒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y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