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政与金融复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r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 最大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方面运动。 5、汇价: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
6、货币头寸:是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多头寸)或不足(少头寸)的数量。 二、填空题 1、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 *
2、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收收入、企业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3、税收的形式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信用的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5、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公平与效率兼顾。
6、金融创新主要发生在五个方面:金融【具创新、交易技术创新、市场形态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创新, 7、中央银行一般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三、判断题
1、利息来源于劳动者所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J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J ) 3、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 从事商业性的金融活动。(X )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发放贷款,而不是吸收存款。(X ) 5、金融创新,是指来自金融业内部 的种种创造性的变革。(J )
6、信托以信任为核心,资财为基础,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X ) 7、证券行市是指在证券流通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价格。(V ) 8、货币流动性程度,即指货币变为现款的能力。(J ) 9、金融匚具交易的方式按达成交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J )10、 证券业监管方式有:官方监管、自律、社会公众监督。(,)11、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过度,主要表现是个别物价上涨,(X) 12.国 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存量。(X) 13、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V ) 14、外汇交易泛指国际上不同货币之间的各类买卖业务。 (J ) 15、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外汇汇率一起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三大支柱。(,)16、狭义的国际储备即指借入储备c ( X
)17、货币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J ) 四、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界的三类观点:
A、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的效应。①,提高货币供给,可刺激有效需求,满足财政赤字的弥补需求:②, 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中利益的得失,利于高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③,物价上涨,企业的利润提高,从而刺激r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有 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B、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 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生产过程紊乱、生产性投资减少、破坏r商品的正常流向、改变r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的比例、市场混乱、囤积居奇、投机 活动猖獗),妨碍若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证明「这一点。
c、中性。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实际上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公众存在合理预期,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这种 调整会抵消通货膨胀产生的各种影响。
2、利用外资的形式有哪些
答: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中外合作。 3、我国弥补财政赤字,基本上有哪几种方式 答: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A,筹集财政收入(遵守利益兼顾、增产节约开辟财源、正确处理筹集收入与发挥经济杠杆功能、区别对待合理公平的原则):
B,发行国债(国债的管目标:1,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2,满足投资者的需求.3.利息成本最小化,4,减少国债流动性。): C,控制财政支出(遵守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厉行节约与讲求效益、统筹兼顾与全面安排的原则): D,严格执行国家预算。
4、企业投资行为引起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答: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状I。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权利。相对於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司法上 义务。
债权和债务都不能他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债发生的原因主要可分为契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债的消灭原因则有 清偿、提存、抵销、免除等。
债权人为r自己的资金安全,虽然实行资产抵押、担保、信用调查等有效方法,(往来帐目要清楚、明确:注意诉讼时效问题:提醒业 务人员多掌握对方的经营状况和财产情况:收到空头支票应及时处理,见事不妙赶紧报案。)只能减少债务纠纷而不能根除债务纠纷。 5、通货紧缩的成因有哪些
答:通货紧缩的成因有:货币紧缩、资产泡沫的破裂、技术推动、结构性因素、人们的心理预期。 五、论述题
1、,
2.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客观调控目标,为什么需要各种经济政策的相互配合
答:要点:为「实现国民经济客观调控目标,需要各种经济政策的相互配合,特别是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这种配合的必要性是 由财政与银行的密切关系,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特点决定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方式,一般分为两类四种,即:“松”的 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 货币政策。前两种属于一类,“双松”、“双紧”是同方向组合:后两种属干一类,“一松一紧”是反方向组合。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和 条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两者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决定了两者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各行其是, 而必须相互配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A,政策实施的主体均为政府:B,调控的最终目标都是为r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 济协调发展:C,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运用形式来实施。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
1,调节目标不同 2,作用机制不同
促进经济发展
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货币政策
1
货币稳定第一
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 二0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星期二需求的形 成。
3,功能不同 4,时滞性不同
调节供求结构
认识时滞短,决策时滞较长,实施时滞难预
测。
调节供求总量
认识时滞长,决策时滞、实施时滞较长。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劣势对比。
财政政策
A、弥补市场缺陷:
优势
B、调节收入分配: C、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D、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结构合理化。
A
货币政策
A、调节社会供求总量: B、调节物价总水平: C、调节储蓄与投资:
D、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A、对社会需求的调节表现在比例和分布: 8、对物价调控的效果不如货币政策大: c、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缺
劣势
乏刺激力。
A、对市场的缺陷的弥补显得乏力: B、难以很好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C、在调整经济结构和地区结构方面难以直接有效的
发挥作用。
2、中央银行怎样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 答:要点:稳定物价
(3 )充分就业
(2)经济增长 (4 )国际收支平衡
中央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银行组织,是货币信用制度与国家职能相结合的产物。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在一段时期内与政府的宏 观经
济目标相吻合,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完善。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P288)
1,稳定物价。物价持续的不稳定会使整个社会和经济增长付出代价。比如通货膨胀造成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 所包含的信息失真,使人们难以决策从而减少投资:通货膨胀会损害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
2、充分就业。过高的失业率会给社会大众带来经济上和心理上的痛苦,进而会造成犯罪增加等社会问题:过高的失业率,意味着经济 中不仅有赋闲的工人,还有闲置的资源,经济潜力尚未完全发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t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