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资源输入的内卷化现象分析》,欢迎阅读!
国家资源输入的内卷化现象分析
“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应该时刻关注当代,只有知道当代人的疑惑在哪里,你才能回过头重新去看历史。”10月25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姜鹏主编的《五万年中国简》签售会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行。对于现在流行的“内卷化”、“打工人”,姜鹏从历史角度来分析、解读。
“讲得简单一点,内卷化就是没有拓展空间,大家内耗、相互拼。它跟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碰到资源瓶颈有关系。我们今天当然可以靠改革开放和进入到全球经济体当中来解决。”姜鹏说。
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借用“内卷化”概念分析中国小农经济的过程,指出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劳动投入越来越高而劳动回报却越来越低的情况,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顽固难变的封闭体系。
姜鹏表示,从历史上来看,明清以后就出现了内卷化。因为番薯、玉米等农作物的引进,人口突然爆发,尤其是到清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以后,人口逐步突破。胡焕庸线分析出在该线东南侧,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包括后来去做贸易、航海等等,都是在人口突破、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想出了一个招,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卷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s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