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和五经的区别

2023-04-15 10:3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经和五经的区别》,欢迎阅读!
六经,五经,区别
六经和五经的区别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六经:五经上加乐(六经,后乐亡佚,故后人多称五经)。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礼就是礼记,易就是周易, 五经本为六经,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但其中《乐经》后来失传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六经》最早,始见于先秦的《庄子》,为《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的合称。汉代班固称之“六艺”,居学问之首,与孔子的“六艺”不同——后者为礼、乐、射、御、书、数。

后来,《乐经》几近散佚,唯余《乐记》一篇,并之于《礼经》,成《五经》。此《五经》同“四书五经”的五经。历魏晋南北朝的沉淀,儒学于隋唐迎来“转进期”,“春秋学”又分成《左氏春秋》、《公羊春秋》、《毂梁春秋》,“礼学”分成《周礼》《仪礼》《礼记》所谓“转进”,可认为是儒学与文学融合后的大发展(钱穆观点)。


至宋,儒学来到“成熟期”或“别进期”,经书系统又加入《尔雅》、《论语》、《孟子》、《孝经》四种,成《十三经》(诗、书、易、尔雅、论语、孟子、孝经、“三礼”、“春秋三义”)。此外,朱熹单独把《大学》、《中庸》从《礼记》拿出,与《论语》、《孟子》组成“四书五经”里的《四书》,并集注,成明清科举的教材。

自古以来,治“六艺”、“五经”的大家很多,汇其书成《十三经注疏》。孔孟之后,历代配享孔庙的人物,基本都为十三经做过注,如郑玄、何休、王弼(《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亦发展为儒学的长江、黄河。近代学者为儒学引入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丰富的研究方法,如刘师培,其体系又添新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s6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