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欢迎阅读!

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知应会知识
一、完善冬春季疫情防控方案,要把住哪“四个风险点”强化哪“三项措施” ?
有针对性地完善冬春季疫情防控方案,把住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疫情输入、入境冷链物品疫情输 入、集中隔离人员传染、医疗机构院内交叉感染“四个风险点”,强化多渠道监测和多点触发预警机制、疫 苗接种、公众个人防护“三项措施",依法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
一、什么是“四早”措施?
“四早”措施是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什么是“四集中” ?
“四集中”是指: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四、“四方责任”指哪些?
“四方责任”是指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 五、'‘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是指哪些?
“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密切接食虫者;境外入闽人员;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 工作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学校教职员工;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包括农贸市场、冷冻冷藏库房、远洋渔船、运输车船等相关从业人员,可能接触检测阳 性物品和环境的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围绕机场、港口、运输、仓储、冷链加工、市场、零售 等进口食品一条线的相关从业人员;疫情处置相关工作人员和公安干警。(摘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常态化新 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
六、“适时抽检”的相关人群指哪些?
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对疫情社区防控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母婴服务行业、各类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复学 学生等重点行业和人群,进行“适时抽检(摘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
七、简述常态化人群核酸检测频次
(一)“应检尽检”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人员要落实首次检测全覆盖,确保新进人员随进随检,在此 基础上加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频次。
1 .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工作人员、非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每7天须进行1次核酸检测,住 院患者出院前进行1次核酸检测。
2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每15天须进行1次核 酸检测,住院患者出院前进行1次核酸检测。
3 .其他“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每15天抽取10%的工作人员进行1次核酸检测,循环进行,确保在5 个月内所有人员均接受过1次核酸检测。
(二)“适时抽检”相关人群。每15天抽取10%的人员进行1次核酸检测,循环进行,确保在5个月 内所有人员均接受过1次核酸检测。
(三)境外入间人员。在入境时、集中隔离第7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入境人员解除隔离 后在本省继续实施居家医学观察的在第7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通过“快捷通道”入闽的外籍人员在入境 时、入境后第7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四)国内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入(返)闽人员。集中或居家隔离期间分别在观察第1天、第14天各进 行1次核酸检测。(摘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
八、医学观察"14+7"是指什么?
各地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组织对目的地为我省的入境人员,严格对其实施集中隔离医学 观察14天后继续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措施7天的措施。集中医学观察期间,在其入境时、集中隔离第7天、 第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集中隔离后,在本省继续实施居家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在第7天再进行
一次核酸检测。(摘自:《福建省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九、“无症状感染者’’指什么?
呼吸道等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 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一是经14 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 态。(摘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十、如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如何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级疾控机构接到发现无 症状感染者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将个案调查表或调查报告及时 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上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在传 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填写解除医学观察日期。(摘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 控机制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的通知》)
十一、发热门诊如何设置?
各有关医疗机构要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选取相对独立区域设置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基础设施和硬件条 件原则上须符合传染病诊疗要求,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和相对宽敞的诊疗空间,具有良好通风条件。(摘 自:《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十二、三区两通道”是指什么?
“三区两通道”是指传染科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划分出来的特殊区域和通道,三区就是清洁区、污染区 和半污染区,两通道则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十三、发热病人闭环管理是指什么?
规范发热门诊,CT等检查做到“专机专用”或"一人一检一消毒”。要加强发热患者排查,可疑患者全 部留观,按照2小时报告病例,4-6小时回报核酸检测结果,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相关工作,做 到24小时接诊。无法腾出地方设置发热门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可关闭不必要的科室用于设置发热门 诊,切实发挥门诊的“哨点”作用。(摘自:《关于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十四、如何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
要严格执行院感制度,完善组织架构,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按要求配齐配 强院感防控专职人员,专人专岗负责院感防控工作;要设置专职院感督察岗位,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进行 全面排查,对进出人员隔离防护情况进行全面管控;要加强医院工作人员(含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行 政后勤及第三方工作人员等)健康管理,建立健全健康管理体系,完善健康管理制度,落实管理监测措施; 要增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频率,尤其是定点救治医院一线医务人员及各级医院重点科室人员如 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等。(摘自:《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 知》)
十五、哪些地方要加强消毒?
合理使用消毒剂,消毒遵循“五要”,即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 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 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个人手卫生。(摘自:《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 工作的通知》)
十六、消毒要遵循“七不”是指什么?
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 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 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摘自:《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 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
十七、消毒措施“随时消毒”是指什么?
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摘自:《新型冠状病毒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n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