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

2023-02-21 20:0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欢迎阅读!
异同,中西,封建,制度
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

中西封建制度的异同

摘要: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封建制度是以封建性质的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在中西方这种制度存在很多异同点。

关键词:封建制度中国封建制度西方封建制度制度异同

封建制度是中古时代主要的经济政治制度。随着罗马帝国的统治结束,这个体系便在中央权力崩溃和社会动乱中逐步发展起来。效忠强人的等级制度,代替皇帝、元老、行省、城市和城镇等的罗马体系。同时封建制度也是社会组织形式的一种。,在中国,封建制度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畴。在西方,封建制度指的是欧洲中世纪与贵族骑士相对应的法律位及军事责任制度,主要围绕着三个中心:领主、封臣及土地。

时间方面,中国的封建制度一般认为于春秋战国之交开始,持续时间约2100年。而西方的封建制度形成于六世纪初, 511 年前后萨利克法典的颁布,西欧封建制度持续时间1000多年。综上所述,中国的封建制度形成的早并且持续的时间久。

农耕方面,我国封建制度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特点:1、允许土地买卖。2、获得土地的主要手段是购买。3通过收缴地租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在西方封建制度的大部分时期中,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它有三特点:1、逐级分封,2、领地世代相袭,3、剥削手段是把田产分为份地和保有地,农奴不仅要耕种份地维持生活,同时还需要无偿为领主耕种保有地。中国封建制度里,农民们名义上有独立的人身,但实际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根本没有自由。在西方,农奴则被视为领主财产的一部分,与奴隶类似,但农奴只可使用不可买卖。并且,西方封建主和中国封建主都拥有很大权利,可以制约国王。每一个大的封建主在自己辖内都拥有军队,俨然一个“国中国”。

历史背景方面,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在夏商周那种具有马克思、恩


格斯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中央集权专制制度。西方封建制度的形成是在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后形成的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经过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贵族民主制和中期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而成的。中国的封建制度特点有:1、劳动者的个人独立性及其微弱,2、由氏族或公社联合起来的井田制公社那样的共同体长期存在,3、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和的统一体表现为更高的所有者或唯一的所有者。而在西方,劳动者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个体生产代替集体协作生产;并且实行契约性的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

经济基础方面,在中国,夏商西周时期是井田制公社共同体下的小农经济,秦朝以后是国家编户制下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经济。而西欧封建制度经济基础是庄园农奴制下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等级所有制。两者最突出的区别

是:中国主要是建立在国家编户制下的小农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宗法性自然经济的主要存在形式和由这种小农经济生产力状况决定的三位一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而西方是建立在从封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化的过渡性经济基础上的。

阶级结构方面,在中国的封建制度上只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一较为单一的结构;而在西欧存在两种阶级斗争,一种是封建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另一种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阶级的斗争,是一种复合且具有过渡性的阶级结构。

历史作用方面,中国的封建制度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维护自然经济基础,保证封建专制统治的长治安久。而西欧的封建制度却促进了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制度较为专制,阶级结构单一,三位一体经济基础,它最终维护了专制统治。西方封建制度较为民主,复合、过渡性的阶级结构,契约式的土地等级所有制,最终促进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诞生。

尽管中西封建制度存在着诸多差异,它们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君主都会对有功之臣进行土地分封,在中西封建制度中都存在着严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iv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