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作者:任鹏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03期
摘 要: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觉性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内驱力。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小组学习,增强师生感情,从而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觉性;主动性;兴趣;情感
学生的自觉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自觉性能使人积极主动地从事各种喜爱的创造性的活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面对的是处于生长发展过程中的中学生,他们的自觉意识相对成人较弱,是一个不断发展、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注重技能的培养,以前的教学方法是理论知识讲授过多,实践机会较少,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及自觉性的发展。 一、学生缺乏信息技术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原因 1.错误的教学方式
有些教师有一种错误的意识,认为中学生现阶段学习不自觉,没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意识,就算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自主地学习,他们也不会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的惰性,渐渐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一些公开课上可以看出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学生根本不动脑筋思考问题,他们在想反正老师一定会给出题目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学习的惰性。 2.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必须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大部分学生的底子不好,如果不正确地引导,培养他们自学信息技术的能力,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出现了学生想参与但不知道如何参与进来的现象。
3.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我执教的初一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小学,一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相当不错,而有些学生却对计算机一无所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带来了困难。 二、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堂的自觉性及培养学生的兴趣
1.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例如,VB语言是比较晦涩的,但是引入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VB语言可以制作QQ、杀毒软件、网络游戏等应用软件,把学生平时接触感兴趣的软件与VB联系到一起,为之后的学习创建好的环境。
2.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开展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可以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的问题。比如,机房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基础好的学生做组长,上课期间小组长协助老师检查本组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向老师反馈。不懂的问题本组之间相互协商解决,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通过小组协作,既在课堂上解决了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的培养。
3.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
比如让学生发表对作品的意见,让师生真正地互动起来,对于一些上课不注意听讲、玩游戏的学生,要给他们解释上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玩游戏的一些弊端,同时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说出作品的亮点以及不足之处。优秀作品给其他同学树立了一个目标,给予一种鞭策,老师同步进行点评,指出值得大家学习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特别要鼓励学生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效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和完成上机课
设置多元级分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分任务的解决办法。以教学《电子报刊》一课为例,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能够添加幻灯片背景、音乐、图片、艺术字、动画效果等等;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正确动画效果等的设置;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求设置效果之外,所做的电子报刊要美观,实用。 1.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调动起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动力
比如教师讲《网上购物》时,可以先给学生放一段双十一淘宝创下191亿元神话的新闻报道,给学生讲网上购物的方便以及一些优惠的活动,这些引入都会使学生兴趣倍增,教师及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h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