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友善品质的养成策略》,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友善品质的养成策略
作者:王云飞 马德娣
来源:《科技信息·下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小学阶段是孩子品性、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小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单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友善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友善的内涵出发,对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友善品质进行了简要剖析。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友善;影响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友善品质形成的重要影响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友善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指引人格的完善和公民道德的培育,另一方面引领社会关系和秩序的优化。“友善”是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友善”是对于人们内心爱的表达,是爱的外化和拓展,它源自人们对于善的价值的追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友爱分为善的友爱、有用的友爱和快乐的友爱三种,认为善的友爱才是稳定、持久,值得人们追求的。“友善”是“友”和“善”的统一,具有亚里士多德所言善的友爱内涵。“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之一。在公民道德体系中,“友善”在于能够以尊重和宽容之心对待其他的社会成员,能够在促进、实现自我权利的同时关照他人的权利。可见,尊重是“友善”的第一要义。宽容是”友善”的另一要义。“友善”的第三要义就是在公共生活中既关切自我利益的实现,也尊重他人的权利。 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而言较为单一,除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对学生友善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习惯的养成,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廖世承说:“孩子学母亲的声音、说话的语调、做的手势、立的姿势,甚至母亲的度量和宽宏与否,态度诚实与否,以及说谎骗人的方法,孩子都在领会,……”通常而言,友善、大度宽厚的家长会潜移默化地使孩子养成对人友善的好习惯。 二、培养小学生友善品质的家庭教育策略
家长以身作则,是培养孩子友善品质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友善的良好品质,是在教育孩子掌握立足未来社会的必备品质,这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的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友善品质,首先自己就应是友善的人。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影响。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和教导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