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暮秋山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3-03-20 06:4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岑参《暮秋山行》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山行,岑参,暮秋,赏析,答案
岑参《暮秋山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暮秋山行 岑参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①飒飒:风声。②旻: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③鶗鴂:杜鹃鸟。 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衬托。诗歌开头就写马疲卧在长坡上,以马疲于山行及渡口西沉的斜

阳衬托了诗人倦于奔波的心情。“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疲于奔波、寂寞无聊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前四句均描写景物,虽然没有人

物出现,但从诗歌标题来看,是写诗人暮秋时分在山间行走所见到的景象。一个“疲”字奠定了景物的基调,也交代了诗人的心情。山林空寂,山风吹起,飒飒作响,好像有人在这里,其实根本就没有人,以“空林”和“飒飒”的风声衬托诗人心中的寂寞无聊。

简析

《暮秋山行》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一首五古。此诗描写了暮秋时节,诗人

独步山林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描绘了暮秋的景色,突出了山林的空寂,也映衬了作者倦于仕途奔波的空虚惆怅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构思新奇巧妙,意境幽远凄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g1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