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伦特的极权主义》,欢迎阅读!

谈阿伦特的极权主义
摘要
极权主义的研究在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阿伦特通过研究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得出极权主义的起源,她同时对20世纪的极权经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通过研究极权主义的本质与起源,极权运动的推动力量等几个方面学习阿伦特的极权主义,以此为踏板使我们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阿伦特的极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 阿伦特 极权主义 反犹主义 帝国主义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颇具个性的女性思想家,她出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她生前就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死后也引起了众多学术研究者的研究。她主张跳出意识形态的藩篱进行思考;试图超越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政治哲学传统,又激烈批判现代社会科学的做法。阿伦特政治思想的独特性,使她成为了一位备受争议的思想家,同时也使她的地位得以确认和巩固。
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研究独树一帜,她的成名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堪称研究极权主义的必读书目。探讨阿伦特的极权主义,不仅为理解极权主义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是我们全面而准确把握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基础。
一、极权主义的本质
阿伦特的研究表明极权主义反现实、反文明、反人性、反制度、反功利、反常识,是人类历史上最绝望,最彻底的一种统治形式。由此,阿伦特将极权主义的本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极权主义是一种野蛮。极权主义是彻底地反对整个人类,反对一切人性,反对所有的文明。极权统治者的行为不是暴虐,而是野蛮。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指出,艾希曼犯的不是反犹太罪,而是反人类罪;在她看来,如果将艾希曼一案作为反犹太人的象征来审判,将完全误导甚至掩盖纳粹的罪行对于这个时代的真正意义。极权主义的野蛮本质,体现在试图对人性进行推毁,恐怖不是其统治的手段,而是它统治的本质。极权主义最终是要使人成为被任意杀戮的动物。
极权主义是一种运动。阿伦特提出极权主义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衰弱是同一过程。民族国家的建构是防止极权主义发生的一剂良药。极权主义反对一切静态的制度约束,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运动,其根本特征在于持续不断进行斗争,永远没有休止。在运动中求生存,是极权主义者的基本信条。运动是极权主义维持统治的必需,运动一旦停止,极权主义也将毁灭。因此在民族国家制度比较稳固的法国没有形成极权主义的运动,而民族制度一直处于缺失状态的德国为极权主义运动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极权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极权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创造,它为自己创造了合法性,披上了科学的外衣,把一种观点伪装成普遍的科学,从而有别于一切专制主义,它把对屠杀的顾虑当做微不足道的资产阶级情感,它用意识形态代替人们的功利算计,在利用社会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同时取消其“功利主义内容”,由此唤起人们对极权主义事业的支持。极权主义反功利的本质,导致的后果则是使人的一切行为变得无法预测。极权主义的本质,不在于杀害的规模,而在于它杀害无辜,以意识形态为依据随时准备判人死刑,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判死刑的是哪一个,这就是极权主义的恐怖之处。
极权主义是一种宿命论。在极权主义运动中,它以某种宿命论取代个人道德责任观念,认为人不需要承担道德义务和责任,只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它推毁人任何自发行动的可能性,把人变成严格遵从客观法则的动物。他们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推动历史进步的事业,大杀戮也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阿伦特与这种观念相对立,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人应该抬头挺胸,勇敢的承担起道德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极权主义的起源
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阿伦特首先论述了反犹主义,接着探讨了帝国主义,在最后一部分才谈到极权主义。所以,可以通过研究前两者得出极权主义的起源。 犹太人问题是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直受到很多政治思考家的关注。在阿伦特看来,可以从很多层面进行解释现代反犹主义的产生和兴起。犹太人缺乏政治能力和判断,对政治冷漠,这种特性也使犹太人处于受攻击的处境。不过,在有关犹太人问题的分析中,最为核心的还在于民族国家的兴衰与犹太人命运的关系。阿伦特强调必须从民族国家发展的普通框架中来考察反犹主义,从犹太人曾经发挥的作用中去寻找犹太人问题的根源。欧洲中世纪后期,由于战争国家需要犹太人提供财力,从而使犹太人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位置。然而社会是不断变迁的,资产阶级革命促使民族国家产生,以国家税收为核心的公共财政制度取代了旧有的宫廷财政,犹太人得到解放,同时加速了其同化的过程,使其成为首先进攻的对象,由此反犹主义盛行。
阿伦特认为,极权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其中最为明显的征兆出现在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的产生源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在帝国出现之前,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政策主要由国家来制定,资产阶级由于忙于经济事务,对政治和国家的管理缺乏兴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资产阶级意识到了掌握政治制定权的重要性,他们试图利用国家政策来帮助自己发展经济。阿伦特认为“帝国主义应该被认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权的第一个阶段,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正是在此阶段中商人要求政治权利,要求成为政治人。阿伦特指出帝国主义的实质就是为扩张而扩张,扩张本身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经济领域,扩张是资本主义的核心要义。但随着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萧条,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过剩”的时代,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闲散人员,这就是阿伦特所说的由各个阶级所排斥的人组成的“暴民”。帝国主义的政治家们煽动暴民的理论工具,就是种族主义。种族主义以种族代替民族,从一开始就蓄意破坏一切国界,这与帝国主义、极权主义的精神是一致的。
阿伦特由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入手进而研究极权主义,原因是极权主义运动采用种族主义工具,以种族代替民族观念,从而使犹太人受到了敌视。极权主义对犹太人的敌视最终归于帝国主义分子对民族结构的敌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和极权主义三者都与民族国家的兴衰有关系,极权主义兴起的重要条件就是民族国家的崩溃,阶级秩序的解体,而帝国主义就是这件事的催化剂,反犹主义相当于中间的小插曲,促使极权主义的产生。
三、极权运动的推动力量
阿伦特在探讨极权运动的推动力量时,分析了暴民、大众与精英。
阿伦特所说的暴民是19世纪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早期副产品,他们在职业上,生活上受挫,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代表了“各个阶级的多余人”,以公开的破坏性暴行嘲弄资产阶级社会的体面和伪善。暴民有自己远大的报负,他们想要通过奋斗获得成功,但他们仍和资产阶级一样是“个人主义式”的态度,以公开的暴行来准备大干一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f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