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展心理学 婴儿期 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填空
1.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新生儿有五种情绪反应,即(惊奇)、(伤心)、(厌恶)、(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2. 孟昭兰指出,新生儿有四种表情,即(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
3. 情绪调节的发展是从(依赖他人帮助的外部调节)逐渐转化为(内部的自我调节)的过程。
4. 在婴儿的同伴关系中,如果缺乏同伴交往,则会(社交技能缺乏),(社会适应困难)。 5. 通过与(母亲)建立信任的依恋关系,长大后,儿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安全感,有助于儿童建立各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6. 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7. 婴儿气质类型有:(容易型)、(困难型)、(缓慢型)。 8. 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儿童(动作)发展为前提。
9. 乐观豁达的父母是婴儿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的最好榜样。
10. (2)岁以后的婴儿已能从关注自己的情绪拓展到关心他人的情绪。 11. 言语获得理论包括:(强化和模仿理论)、(转化生成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二、名词解释
1.依恋:婴儿与抚养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持久的情绪联结,主要在母婴之间。 2.强化理论:强调语言学习主要受父母语言环境影响,强化正确的语音 3.模仿说理论:强调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语音,没有强化 三、简答题
1. 婴儿情绪社会化的表现
①婴儿情绪有一个从生理性向社会性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②引起的原因从一开始完全有本能的、生理性的,由机体内外刺激所引起,逐步增加社会性因素
③反应类型由应答型、反射性,到逐步出现主动性、操作性 2. 婴儿的同伴关系
①以客体为中心阶段(6个月至1岁) ②简单交往阶段(1岁至1岁半) ③互补性交往阶段(1岁半至2岁半) 3. 依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①亲子关系:安全型好,反抗型差
②师生关系:安全型好,回避型被动,反抗型抱怨 ③认知发展:安全型好,热情高,坚持
④不安全型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 4. 依恋的发展阶段
①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
②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
③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18个月) ④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18个月以上) 5. 造成不同的婴儿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 (1)母亲教养方面:
①对婴儿的信息很敏感、反应及时、照顾体贴周到 ②对婴儿提供了过多的刺激
③对婴儿照顾不周、信息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使其情绪受到挫伤
(2)家庭因素:
家庭气氛、家庭结构、父母的态度、婚姻危机等。 (3)婴儿的神经特点
气质具有遗传特征,是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人格特点,影响父母的养育方式。 6.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影响
不同气质类型对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同 ①容易型:婴儿对各种各样的教养方式都易适应 ②困难型:婴儿的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面临问题
③缓慢型:关键在于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适应环境 7.言语获得的个别差异
①性别差异:女孩优于男孩
②早晚差异:有些早有些晚,智力发育正 常,属于个体差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