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从“爱”开始》,欢迎阅读!
教育,从“爱”开始
吕欣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教师应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对于其中“关爱学生”这一条,教师到底该如何“爱”学生,引人深思。其实,陶行知先生就用行动示范了如何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了解并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循循善诱,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期间,遇到一名男生用土块砸其他男生,他没有直接批评这名男生,而是了解事情经过后,对这名男生守时、尊敬老师、有正义感的“闪光点”进行了表扬奖励,不用批评,这名男生自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由此,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的也达到了。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他们,每一个学生都有美好的一面,都有“闪光点”,只是看老师善不善于去发掘,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其师,信其道”。心中有爱并能够通过学生直接感受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应该成为一名合格教育者的标准。在成年人看来哪怕是极细小的一个举动,都可能会对学生的情感、心灵造成影响。江苏省南京市陶行知小学二(四)班的23名同学,每天在放学之后要进行一个特别的程序——爱的抱抱。每天放学时间,同学们收拾完书本,就冲到教室前面,一头扎进老师的怀中。老师面前也排成了一条小长队,同学紧紧
“黏”着这名老师。教师的爱不能只深藏心底,也要学会表露,与学生发生心灵的碰撞。而师德力量也正是透过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微之处才得以彰显。
然而综观现如今中小学教师队伍,少数教师观念仍未转变,还沉浸在“天地君亲师”的旧思想中,认为教师当高高在上,学生不能违逆。如社会上频发的教师体罚学生,责骂学生,难道这些老师不爱学生吗?不,他们也“爱”,只是爱之深恨之切,“爱”的方式不对罢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想要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就要树立正确地师生观,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拒绝体罚、责骂学生,真正理解贯彻《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的教育之路还很漫长,在漫长的摸索道路上,只要心中有爱, 坚信教育从“爱”开始,我们的学生中一定会出现中国的“瓦特”、“牛顿”和“爱迪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c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