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读后感》,欢迎阅读!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读后感
利用业余的时间,我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中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局部组成。在对五大领域实行了细致的研读之后,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当中的“艺术”领域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指南》中指出: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我们在教室里有意识地创设了区域游戏——小舞台,提供各种形式的材料,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度,创设良好的艺术气氛和环境让他们积极思索、自由想象、大胆表现。艺术教育还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科学中有美,语言中有韵味,健康能够协助幼儿发泄不愉快情绪,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可供探求的新领域,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所以,艺术是幼儿教育不同领域交叉的地带。
在学习《指南》后我发现,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教师也清楚地理解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所以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当中“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观,就是强调儿童的艺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水平和艺术创造水平,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
一、营造艺术气氛,引导幼儿发现、感受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持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兴趣培养是对幼儿实行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升到有一定深度的水平上,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
如:我在构想,我们能够通过理解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界生物圈结构、幼儿知识经验情况的基础上,定期组织一次体验活动,以渗透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方法,将课程引入社会大课堂。让孩子们来到农庄,亲手除草、松土、采种,他们听到了虫鸣鸟叫、闻到了土地的清香、看到了小草飞舞,从而让孩子们真正的去自主发现自然界的美并感受美。
二、通过艺术活动,启发幼儿感知、理解美
在艺术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做到让幼儿通过欣赏,操作,游戏在愉悦的情绪中继续感受美,理解美。如:在音乐游戏中感受不
同乐曲的音乐形象,随游戏情节变化感知音乐性质的变化;在节奏乐活动中,感受节奏的协调配合,不同节奏不同乐器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和性质,以及音乐的起伏变化所带来的美妙。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感受色彩,联想色彩、线条、画面所表达的审美意义,使幼儿慢慢地体验审美的愉悦,从而理解更多的色彩。另外,艺术活动中幼儿由相互展示作品,讲评作品,使幼儿学会欣赏、想象、理解、表达美,从而持续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审美情趣,提升幼儿的审美感,促动幼儿的审美水平的发展。
三、在艺术活动中,鼓励幼儿表现、创造美
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审美教育是自由的启发性教育,是一种宽松自由的活动,以自由的方式实行,而不是强迫灌输,是一种想象创造的活动,艺术活动是让幼儿在大胆表现美,创造美,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真正表达了审美教育自由性,创造性的特点,通过艺术活动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情感和品质。同时,通过艺术活动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共同探讨,真正做到了师幼间的互动,从而也达到审美感。
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处处都蕴藏着教育契机的季节。我们能够本着“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切切实实引领孩子走向大自然、大社会,将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相结合,以此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时空,使园外的自然环境与特定的社会环境成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孩子都不理解农作物,只能够过图片加以理解。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能够创造机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田间地头,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活动中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採一採、做一做,把对秋天的美好感受通过他们的稚嫩小手表达出来。这样既贴近幼儿更好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设计制作水平,不但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在给孩子们讲解了山芋和山芋藤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后,我引导孩子注重被无视的山芋藤。我先示范了一些山芋藤的玩法(编、折、扯等),幼儿在我的引导之下大胆想象、将山芋藤创意地变成了一件件美丽的挂件,有的孩子做成了耳环,有的孩子做成了项链,还有的孩子做成了美丽的头饰……
总之,任何教育都必须坚持幼儿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水平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YjK.html